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上 四分戒本 出曇無德(唐言法護)部律。 稽首禮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無涯 如寶求無厭 欲護聖法財 眾集聽我說 欲除四棄法 及滅僧殘法 障三十捨墮 眾集聽我說 毗婆屍式棄 毘舍拘留孫 拘那含牟尼 迦葉釋迦文 諸世尊大德 為我說是事 我今欲善說 ...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 淄洲大云寺沙门慧沼集 依此论标五释之中。第一解者。明但是教。即五明之总名。因即生了。是一明之别称。复含言生之与智义。今此正理。即二因... 正法三藏 乾隆大藏经拼音版,大正藏、续藏、南传大藏经, 转发分享法布施,即可获无量功德!
大正新修大正藏 律疏部T40n1808 下载积分: 300 内容提示: 大正藏第 40 册 No. 1808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 No. 1808 [cf. Nos. 1432-1434, 1804]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序 京兆崇义寺沙门道宣集 原夫大雄御寓。意惟拯拔一人。大教膺期总归为显一理。但由群生着欲。欲本所谓我心。故能随其...
亦造五百部论(枢要上本四左云。十地·摄论二论。创入大乘之作)前后合作千部。故时人称云千部论师(嘉祥百论序疏。并圆晖颂疏序等。盛呼是号然慧恺俱舍序云。菩萨造大小乘凡数十部。又西域记云。大乘论凡百余部)此论。乃世亲菩萨。初信小乘所制五百部论中之随一也。此之一论卓乎迥秀诸论。内道外道...
唐律疏议:《唐律疏义》就是《永徽律疏》,它是我们研究唐律范本,而且是我国封建法典典范,成为中华法系代表。唐初在隋朝《开皇律》基础上修成了一部《唐律》。《永徽律疏》是唐高祖命长孙无忌等人依照《武德律》和《贞观律》编撰法典,共二十篇,五百零二条,篇名依次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
《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长孙无忌、李勣等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鉴于当时中央、地方在审判中对
《唐律疏议》 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义、故唐律疏义,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三十卷。唐朝法律制度基本上沿袭隋朝。唐初以隋《开皇律》为蓝本制定《武德律》,于武德七年(624)颁行,是为唐律草创时期。贞观元年(627),唐...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自贞观撰定,没有再发生过大的变动,唐高宗即位后,除对律文做过一些个别的调整外,主要是解决律文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解释问题,于是令长孙无忌等人参撰律疏,颁行天下,这部律疏就是《唐律疏议》,也是东亚最早的...
日本学者仁井田陞曾说:“在当时世界上,达到像唐律(及律疏)这样发达程度的法典一部也没有。即使被称为中世纪西欧划时代法典的《加洛林纳法典》,也比唐律晚了九百年,且发达的程度也远不如唐律。甚至19世纪西欧的刑法典,与其相比也未必增色多少。”唐律将前代各类关涉“货财之利”的犯罪系统化、类型化为“六赃”...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