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约就三天两头往医院跑,不断带去些挂面、白糖、茶叶之类,一见面就东拉西扯地和夏耀堂谈些后勤方面的事情,夏耀堂被感动了,同爱人温振杰商量:“新来的张部长是个实在人,别让他再为难了,咱们回去吧!”于是两口子提着那只破旧的小皮箱,又回...
张贤约率领交通队100多人迅速增援第31团。在战斗中,他带领交通队一直冲在最前面。战斗激烈时,他甩掉驳壳枪,端起冲锋枪,枪管都打得烫手。当天下午,敌两个团终于被击溃,张贤约还抓了一百多名俘虏。第二天,酒量出众的许世友特意赶来红4军,与王宏坤举杯庆贺。张贤约也被正式任命为红4军军部交通队队长。一...
张贤约冲在队伍最前面,结果受了重伤,差点就没救了。打这以后,许世友跟张贤约的关系就特别铁。许世友知道张贤约到广州了,就在招待所等了他一下午。看到张贤约难受,许世友就安慰他说,啥都会好起来的。第二天,许世友非拉着张贤约出去逛逛不可。张贤约没那个心思,可又拗不过许世友那股子牛劲,就被许世友拽...
张贤约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亲历和见证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开辟、长征、敌后抗战、保卫延安、解放大西北等重大事件。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我军后勤工作领导岗位上任职多年,被尊称为“我军的好管家”。1955年,张贤约被授予中将军衔。
负责此项工作的是开国中将、总后勤部副部长张贤约。当时总后勤部有两个方面的打算,其一是期望能在广州市区先行征下一块地用来建校,然而彼时广州市区的土地资源极为稀缺珍贵,可谓是寸土寸金,就这征地事宜,双方经过沟通协商,在短时间内压根儿就没办法达成一致意见。其二,总后勤部还盼着广州市政府能够出面帮忙...
那个年代,张贤约家跟很多农家一样,有个老观念,就是更看重儿子。因为张贤约是家里头唯一的男娃,他爸妈就把全部的指望都搁他身上了。张贤约7岁那年,爹妈就送他去上学了。他清楚这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在学校里头,他特别用工学习。张贤约八岁那年,他妈妈得了场大病,后来因为怎么治也治不好,就...
张贤约夫妇 张贤约提出了两个方案,希望广州方面能够尽量配合。第一个方案,由广州方面在市中心征一块地,然后用来建学校,费用方面总后勤部可以适当补贴一些。第二个方案,由广州方面安排一个合适的场所,可以安置所有的第一军医大学的师生人员,等学校建好后再搬进去。广州方面表示难以接受这两个方案,因为当时城区...
张贤约(1912~2002),原名张贤若,河南省商城县丁家埠区南溪乡(现属金寨县)人。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一军第三十二师战士,红一军第二师三十六团班长、排长。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1932...
1978年4月的广州,春意盎然,樱花绽放。然而,总后勤部副部长张贤约的心情却如阴云密布。他一下飞机就直奔广州市教育局,连军区招待所都顾不上去歇脚。世人都知道张贤约是开国中将,是总后勤部的重要领导,却不知他此行背后隐藏着多大的压力。原来,这一切还得从第一军医大学说起。1970年2月,第一军医大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