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即之《金刚经》,高清字帖 张即之为南宋书法史中的大家。南宋处在政治环境不安,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氛围之中,此时南宋书法界涌现出大批学书者,张即之即为其中之一。《金刚经》传世闻名者有两册,一为张即之六十八岁为祭莫母亲所书,作为张即之老年时期的作品,此篇张即之《金刚经》小字楷书运笔流畅、含蓄蕴藉。《...
尽管南宋时期的书法在气势和规模上无法与北宋时期相提并论,但它仍然继承了北宋书法的某些精髓。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具有鲜明个性的书法大师,其中张即之便是一个典型代表。张即之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第八代后裔。他的伯父张孝祥是南宋时期以书法著称的“中兴四大家”之一。张即之创作了...
当时张即之一卷书法就价值百金,但是金人对张即之书法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他们会专门派特使带着专项资金,前去求购张即之的书法作品,因此,张即之可以说就是南宋心尖上的书法家。在张即之的所有书法作品当中,有一件尤为独具一格,也是张即之重要的代表作。此卷便是张即之的大字楷书《书杜甫诗卷》。说它独具...
张即之(1186-1263年),字温夫,号寮,出生于历阳(今安徽和县),是张孝伯的儿子,张孝祥的侄子,同时也是诗人张籍的八世孙。他是宋代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据《宋史》记载,张即之以其出色的书法技艺闻名于天下。张即之在书法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可以说是挽救南宋书法的关键人物,尤其是在楷书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
张即之书法作品赏析 张即之,字温夫,号樗寮,生于1186年,卒于1263年,是历阳(今安徽和县)人。他是张孝伯之子,也是爱国词人张孝祥的侄子,同时是诗人张籍的八世孙。在宋代,他被誉为书法家。张即之的仕途生涯相当丰富。他以父恩授承务郎,经过铨试成为两浙转运司的进士。他曾历任平江府粮科院监,荆门军判官厅...
一、张即之的书史地位:名列“南宋四家”的殿军 张即之(字温夫、号樗竂,1186—1263)作为中国书法史上南宋书坛的殿军,其与中期名家陆游、朱熹、范成大合成书史“南宋四家”,在书艺式微、书风不振的南宋晚期谨守法度、独张旗帜,以一代“写经圣手”和大字风流,成为“笔法授受有传”且书艺风格鲜明的代表人物。为...
在书法发展史上,张即之是一位不可不提的书法家。他的贡献主要有:继承了唐代书法,并把禅宗思想发挥到他的楷书之中,用笔灵活自如,最终自成一体。张即之擅长榜书和小楷书法,为南宋书法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下,也有很多人学习他的书法,纷纷在全国书法展上亮相、入展,成为独具特色的书法家。五代之乱后,北宋的...
张即之出身于名门显宦之家,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八世孙,其伯父张孝祥是以书法闻名的南宋“中兴四家”之一。张即之留下不少传世之作,其中包括小楷、大楷以及行草书。张即之的书法,用笔险绝泼辣,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评价,甚至被赞誉为“宋书殿军”。尤其是他个性鲜明、面貌独具的大字榜书,生猛霸悍,让他又有了“榜书大神...
张即之大字书法代表作《待漏院记卷》,雄浑大气,笔法多变 张即之(1186年—1263年),字温夫,号樗寮,是南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张即之在书法史上地位显赫,被誉为“宋书殿军”,其书法成就与北宋四大家相媲美。他的书法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待...
在2016年的一场拍卖会上,张即之的书法残卷《华严经》以6325万元的天价成交,这个价格即使是“宋四家”恐怕也难相比。不过,张即之最为出名的一件作品是《汪氏报本庵记》,此卷现在被珍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中。《汪氏报本庵记》创作于何时已不可考,此卷也被称为《书楼钥汪氏报本庵记》,全卷38行、688个字,单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