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2 日,哈电国际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在哈工大举行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哈电国际副总经理张世杰,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党委书记赵义军代表双方签字。 张世杰对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长期以来对哈电国际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直是哈电集团科研合作、人才输送的重要合作伙伴,在能源领域的人才培养成...
其实作为一种人们交流的手段,卫星通信从60年代就开始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卫星通信当时是洲际之间唯一能够提供的通信手段。那时越洋电话,海底电缆不够成熟,只能靠卫星。随着地面通信发展,卫星通信也曾经历被边缘化的过程。在4G时代,我们很少听到卫星的声音,此时网络基本都是靠地面的手段实现。如今5G时代已经到来,地面...
在三个少年发射火箭时,已经92岁高龄的庄逢辰一直举着手机拍摄记录。庄逢辰分享的自己在1960年作为哈工大锅炉制造专业的教师前去苏联进修,次年4月看到苏联发射世界上首艘载人飞船,开始转而研究火箭发动机燃烧的故事,也让三个少年心潮澎湃。 最后,庄逢辰还在少年的火箭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令小伙子们开心不已。 为中国...
张世杰,男,汉族,1979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卫星技术研究所工作。 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装备预研重点项目、国家86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航天技术支撑基金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 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入选哈工大首届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
科研之友为用户提供基于科研社交网络平台的科技管理,成果推广和技术转移服务,使命是连接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服务,分享与发现知识,让科研更成功,让创新更高效
在三个少年发射火箭时,已经92岁高龄的庄逢辰一直举着手机拍摄记录。庄逢辰分享的自己在1960年作为哈工大锅炉制造专业的教师前去苏联进修,次年4月看到苏联发射世界上首艘载人飞船,开始转而研究火箭发动机燃烧的故事,也让三个少年心潮澎湃。 最后,庄逢辰还在少年的火箭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令小伙子们开心不已。
作者的《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拍拖”》被清华、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上海交大、武大、浙大、西安交大、哈工大、厦大、华东师大、暨大等众多高校图书馆和国家、省、市县区图书馆购买收藏。据《中山日报》《梅州日报》、中国作家网、中青网、中华网、长江网等媒体报道,一些高校教授在上新闻专业课时,常...
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装备预研重点项目、国家86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航天技术支撑基金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参与“试验三号”、“快舟一号”等小卫星研制,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入选哈工大首届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 荣誉称号 2009年 获何鸿燊奖教金 ...
圆桌环节,庄逢辰院士分享了1960年他作为哈工大锅炉制造专业的教师前去苏联进修,次年4月看到苏联发射世界上首艘载人飞船,开始转而研究火箭发动机燃烧的故事。郑永春表示,作为接过庄院士接力棒的一代人,他见证了中国航天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道路上的跨越,而今天在场的孩子们,未来可能去实现载人登月、火星采样等目标,中国...
12月12日,在寒冷的冬日里,哈电国际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在这座著名的学府内举行了盛大的合作协议签署仪式。这次仪式的主角是哈电国际的副总经理张世杰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党委书记赵义军。两位领导在签字的瞬间,不仅见证了双方的深厚情谊,更开启了未来在能源领域合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