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主要分为中国古建筑史及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是以中国长江黄河一带为中心,受此地区影响,其建筑形式类似,使用材料,工法,营造语言,空间,艺术表现与此地区相同或雷同的建筑,皆可统称为中国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幅员辽阔,各处的气候,人文,地质等条件各不相同,...
注意:同济的外建史的学习主要针对于西方建筑史,主要学习一些西方国家(如英法德)和美国的建筑史,以及一些受西方建筑体系影响的国家的建筑,如日本。所以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关于美洲亚洲的章节都不用看,其中部分佛教建筑、伊斯兰建筑可以了解一下,这与中建史“中外建筑关系:交融与趋同”章节相关。 3 | 中西建史考查...
祭祀建筑是汉代重要建筑类型 但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 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 最特出的特点是开始出现了木构楼阁 ▲汉代祭祀建筑遗址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2—公元589) 这会社会发展较为缓慢 建筑上也比不上两汉时期的规模 但是由于佛教传入后佛教建筑发展迅速 高层佛塔、石窟、佛像...
出版于2010年的《什么是建筑史》(What is Architectural History)是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者安德鲁·里奇(Andrew Leach)介绍“一些塑造建筑历史知识形成、整合及传播进程中的关键议题”的专著。它也是政体出版社(Polity Press)面向不同历史学分支的导论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并在2021年推出了中文译本(图1)。图1:《什么...
西方建筑史指西方建筑物的历史或对西方建筑历史的研究,即对西方建筑物的既往或建筑活动的既往进行的调查研究。主要分类 中国对建筑历史的研究一般分为西方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根据时间又分别分为古代史和近现代史。西方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的古代建筑,事实上是一脉延续至今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时期的...
《中国建筑史》是2005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思成。内容简介 《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第一章绪言,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史的分期作了宏观概括,次以简要笔墨,介绍了《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则例》。以下第二至第八章分述从上古至清末民初各时代,大多先从文献理...
但古希腊将「柱式」的形式和组合推敲的尽善尽美,达到建筑史上难以超越的高峰。对后世建筑的影响经久不衰,至今依旧是无数设计的灵感之源。 大英博物馆馆藏 古希腊爱奥尼柱式 - 02 - 拱门、柱子、厚墙体三位合一 古罗马 代表建筑:罗马斗兽场、塞维鲁凯旋门、罗马万神庙 ...
这本学术期刊的创刊号在2020年也就是中国营造学社成立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创刊90周年之际出版问世,这对建筑史学界甚至建筑行业都是一件欢欣鼓舞的盛举。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