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井的造型上圆下方,正符合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因此,藻井就有了象征“天”的意味,就像西方教堂建筑中的穹窿顶代表上苍一样,中国建筑内的藻井也是就表天体的缩影。 中国古人对自然和自然现象都怀着敬畏之心加以崇拜,所以古代先哲提倡“天人合一”,讲究效法自然,推崇的“天圆地方”原则,是对这种宇宙观的一...
本次编著出版的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系继承前述而作。全书按照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分为五卷。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设部科学技术司联合资助。内容简介 第一卷,中国古代建筑的初创、形成与第一次发展高潮,包括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第三卷,副标题:宋、辽、金、西夏建筑。此时期,中国...
到了汉末,佛教传入中国 开始出现了佛教建筑 祭祀建筑是汉代重要建筑类型 但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 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 最特出的特点是开始出现了木构楼阁 汉代祭祀建筑遗址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2—公元589) 这会社会发展较为缓慢 建筑上也比不上两汉时期的规模 但是由于佛教传入...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以木结构体系为主。今天选取了中国历史中一些重要的节点,让大家在轻松之余可以通俗的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史。 旧石器时期 (原始社会) 约五十万年前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用来遮风挡雨和...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创作者 ··· 刘敦桢 作者 目录 ··· 绪论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遗迹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公元前21世纪――前476) 第三章 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公元280年)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65――589年) 第五章 隋、唐、五...
《中国古代建筑史》5卷,具有鲜明中国地域与民族特色的建筑体系 华夏传书 阅读全文 中国古代建筑史理解笔记(二) zoomin33 阅读全文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版配套题库 君临书舍 http://jlss.100xuexi.com/ 阅读全文 2020山东事业单位公基备考资料:人文常识模块总结练习三 ...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版)》是1984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版)》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理论著作,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并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可供建筑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各级领导干部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
〖目录〗-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 绪论;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遗迹;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 第三章 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年—公元280年);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65—589年);第... (展开) 1 4 1回应 悦宸营造 2022...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建筑体系已大致形成。 而作为都城规划,从西周的四方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到了汉代又逐渐回归于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