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高大的泡桐直上云天,树干爬满了藤蔓植物。人间四月开花时,紫色的风铃一样的泡桐花,传播着甜蜜的气息。泡桐树下,断垣残壁,立着一块方方正正的石碑,上书“康成书院遗址”。文化学者金铭供职城阳文旅局,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说,从埋入地下的墙基来看,这里就是明代的康成书院旧址。一座青砖黑...
康成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学府。以下是关于康成书院的详细介绍:名字由来与寓意:“康成”二字可能来源于古代儒家经典《康诰》和《大成》的合并,象征着学院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也寓意着学院期望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有成就、有贡献的人。教育理念与校训:康成书院秉承“博学...
康成书院,梦一样的存在,郑玄,注定被镌刻在崂山的丰碑之上。 时至今日,当年的康成书院,早已湮灭于历史的风雨。明正德七年(1512年),即墨知县高允中主持重建的书院,也难寻遗迹。然而,曾几何时,崇文尚学、勤奋求知的书院,使铁骑山东麓这片边远乡土成为令人刮目的人才生长的沃壤,顾宪...
传说郑玄经常到庐舍附近的野地采集一种草的叶子,然后编织成带子,用来捆书。这种草的叶子又宽又长,十分坚韧,因郑玄用它捆书,被人们叫做"书带草",又称"康成书带"。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慕郑玄之名,曾专程到不其山寻访康成书院,作了《不其山》一诗:"荒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为问黄巾满天下,可...
三道青山环绕着书院村,北有一条马路与东葛村相连。书院村村头有一条小河流过,是书院村与东葛村分界线。 2024年10月18日清晨,我和青岛科技大学孙克诚老师驱车前往城阳惜福镇书院社区,寻访康成书院遗址。一场连绵的秋雨覆盖了整个夜晚,清晨,雨仍然下,这样带有凉意的秋雨,竟然有了夏天大雨的气势。
书院是古代中国教育史、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组织形式。古代书院形成史 青岛崂山也有座远近闻名的书院——康成书院,这里留下了东汉末年大经学家郑玄讲学论经的足迹。因郑玄在崂山的讲学论经活动类似于后来的书院活动,所以这里被后人称为康成书院。郑玄(127-200)字康成,西汉北海高密(金山东高密市)人。自...
郑玄:康成书院留给青岛的书卷气 ▲现新建的坐落于城阳国学公园旁的康成书院。 《三国演义》里周瑜和诸葛亮之间最终以周瑜发出“既生瑜,何生亮”之叹分出了胜负,最后周瑜向孙权推荐代替自己的就是鲁肃,之所以推荐鲁肃,缘由在于“鲁肃曾在不其山随郑康成习学”。
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8年),不其山下,郑玄与门人弟子边耕边读,创办书院,传经布道。于是在当时甚为偏僻的乡野之地,有了一座经学书院。可惜的是,因当时“谷籴县乏,玄罢谢诸生”。康成书院存在时间不长,就因粮食问题而不得不终止了,师生挥泪而别。郑玄高弟崔琰《述初赋》文本虽残缺,但其中的“有郑氏之高训,...
康成书院坐落于崂山北麓三标山两侧的朝阳坡下,北倚巍峨屹立的铁骑山,南临风光秀丽的墨水河,四周松、竹相抱,果树互掩,春天百花盛开,清香扑鼻;夏秋杏红柿黄,万紫千红;数九严寒,松绿竹翠,红梅舞雪! 汉代的康成书院,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尽沧桑,早已倾圯无存,初建时之规模...
简介:青岛康成书院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一家以从事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0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青岛康成书院实业有限公司商标信息22条,专利信息4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4个。风险方面共发现企业有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