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蕴感悟一切皆空,在离世前与女儿灵照和州官于頔的对话中传达了对虚无的看法。庞蕴在遗言中说道:“愿一切皆空,谨慎对待虚无。请珍重。”在庞蕴的从容态度下,他预示了对生命终点的清晰认知。庞蕴的一生,从儒生到佛门,展现了他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旅程。他的故事让人领会到禅宗的深邃与魅力,以及他在平凡生活...
庞蕴与灵照的这种互动,展现了禅宗对语言的独特理解。禅宗认为,我们的认识和表达方式都无法完全把握根本大法的深奥,因此,重复成为了一种在言说大道时确保不失不漏的重要方法。临终抉择与生死观 庞蕴居士临终前,对女儿灵照说:“你去看看日头,待到正午时分,便告诉我,那时我便随缘入灭。”真正的大师,能自行掌...
庞蕴听后笑了。庞蕴临终前,对灵照说:“视日早晚,及午以报。”灵照观察到太阳已经中天了,但因为天狗蚀日,庞蕴以为天快黑了,便下座出门观看。这时,灵照登上庞蕴的座位,跏趺合掌坐化。庞蕴回来看到灵照已经去世,感叹道:“我女儿锋捷,先我而去。”于是又延七日。州牧于公前来探病,庞蕴告诉他:“但愿空诸所有,...
庞蕴的女儿庞灵照也一直跟随在父母身边,而且她每天都在家中编制竹篮竹簸箕竹笊篱之类的竹制品,然后拿到街上去卖,就靠着这点微薄的收入来供家人使用。庞灵照虽是女儿身,可是在父亲的熏陶下,其禅机敏锐迅捷,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有一天,庞蕴和庞灵照两人带着编好的竹制品来到街上贩卖,在从一座桥上往下走...
在一次助人经历后,庞蕴认识到了物质财富的束缚,选择将家财投入湘江,以简朴的生活方式修禅。传说庞蕴居士曾是百万富翁,家境殷实。他的父亲留下了万贯家产,庞蕴却慷慨大方,无论谁向他求助,他都不会让人空手而归。久而久之,一些贪心的亲友开始动起了歪心思,频繁上门索取财物。庞蕴心软,让他多带些粮食回去...
庞蕴,字道玄,不知何年何月出生,湖南衡阳县人。有的成书较晚的禅宗典籍中说庞蕴的父亲是衡阳太守,这个说法不可靠,因为早期的禅宗典籍如《庞居士语录》、《祖堂集》、《景德传灯录》等都没有这个记载。另外,还有一些后期禅宗典籍中说庞蕴用船装载家财数万,抛沉于湘江中,这在早期上述那些典籍中也没有任何...
〔庞蕴〕〔唐〕 一种学事业,亦来登选场。 祇缘口义错,落第在他乡。 诗偈 〔庞蕴〕〔唐〕 贪瞋不肯舍,徒劳读释经。 看方不服药,病从何处轻。 诗偈 〔庞蕴〕〔唐〕 惭愧一躯身,梵号波罗柰。 被贼一群使,寻常不自在。 亦名为枯井,亦名为韛袋。
庞蕴,中唐时代的禅门居士。与梁代之傅大士并称为“东土维摩”。居士名蕴,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居士与马祖初相见时,尝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答“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居士言下豁然大悟,复呈一偈“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其一生,常以偈阐明禅旨...
庞蕴居士,字道玄,湖南衡阳人,是唐代著名的在家居士。他曾在石头希迁禅师和马祖大师的座下深入研习禅法,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仰山慧寂等知名禅师频繁交流,其悟境之高深,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被誉为中国的维摩诘,与傅大士齐名。他也被世人称为庞居士、庞翁和襄阳庞居士。庞居士出身于儒学世家,自幼便深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