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8 2707 2706 2705 2704 2703 2702 2701 2700 2699 2698 2697 2696 2695 2694 2693 2692 2691 2690 2689 2688 2687 2686 2685 2684 2683 2682 2681 2680 2679 2678 2677 2676 2675 2674 2673 2672 2671 2670 2669 2668 2667 2666 2664 2663 2662 ...
🎨 元代《应真像》画轴的右侧部分🎨 十八罗汉的名称并非经典记载,而是在十六罗汉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画中的十八尊罗汉手持经卷、麈扇、念珠、莲花、香炉等法器,形态各异,有的年老,有的年轻;有的天竺罗汉,深目大鼻,肤色深褐,有的汉族比丘,修眉细目,肤色白皙。🎨 画中人物的精神状态被生动地描绘出来,例...
《十六应真像》以独特的分段形式,生动描绘了十六位罗汉在传法和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这些罗汉的形象充满了唐代的韵味,笔法古拙而独特。他们头上没有冠冕,仅有几缕发丝,高鼻大耳,手持如意,身着长僧袍,以坐姿示人,足部巧妙地隐藏在长袍之中。🎨 画作中的线条运笔流畅自如,呈现出简洁而雅致的韵味。人物的五官和手部...
明丁云鹏画十八应真像 尺寸:133.2x65.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十六罗汉是丁云鹏喜爱的道释画题材,万历癸丑(1613)暮春,丁云鹏六十七岁,便在苏州的虎丘僧寮画了四轴罗汉,每轴均画四位尊者。这四轴罗汉如今皆为本院所藏,此轴即是其一。幅中的四尊罗汉,一在岩窟中闭目禅定,一专心诵经,另一手持念珠,尚有...
雅韵网——明代郑重《十八应真像轴》郑重(活动于十七世上半叶),安徽歙县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字千里,号无著。善写佛像,必斋沐而後举笔。亦画山水小景,摹仿宋、元体制均精妍,丁云鹏推为赵伯驹后身。
来源说明:藏品来源于祖上,前身为西藏,据记载17世纪初由一位明叫章嘉佛带过来,作为贡品送给当时锡金王彭措南嘉二世,同时类似的《十六罗汉应真像》也被仅供邻不丹皇室,目前一直传世在手中一共有三幅作品,现今先转让一副作品。 藏品展示 报价记录 暂无报价记录 服务保障 七天无理由退货 退货条件 在商品签收7天内,商品...
清丁观鹏十六应真像(三)第三拔纳拔西尊者图题跋: 清高宗行书题跋:第三拔纳拔西尊者。羽扇在手。寂无所思。真谛俗谛。证以靡遗。有鬼前来。支跽其足。授之梵䇲。度为眷属。印记:,同样汇聚了大量作品集大全。/
创作年代 清 十六应真像图 简介 丁观鹏 简介 丁观鹏 清代画家 丁观鹏,生卒年不详(生于康熙晚期,约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以后),清代画家,艺术活动于康熙末期至乾隆中期,顺天(今北京)人。丁观鹏雍正四年(1726)进入宫廷成为供奉画家,他擅长画人物、道释、山水,亦能作肖像,画风工整细致,受到欧洲绘画的影响,其弟丁...
《十六应真像》原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贯休所绘,古今内外,众多艺术家以此为摹本,创作了不少的摹写之作。 十六应真像 1851年 纸本设色 美国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收藏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组日本江户时代十六罗汉画册;这明显临摹了五代贯休的罗汉特征。 画像中的人物,浓眉深目,大鼻隆突,胡须络腮,肤色黝黑,神情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