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注析: 这里是“小大之辩...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 臭椿与柞树)。其大本擁(yōng 同“拥”)肿而不中绳墨(木工打直线的墨线),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规、矩,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立之涂(道路。也作“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lí xīng 野猫)乎?卑身而...
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 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 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 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 寝卧其下。不夭斤斧...
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气之辩(6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6)?故曰:至人无己(67),神人无功(68),圣人无名(69)。庄子《逍遥游》鉴赏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
逍遥游 本篇作为《庄子》的开篇,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代表作,也是庄子思想的出发点。庄子认为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都有所依赖,都没有做到真正的逍遥。一旦时不我与,就无法成功。庄子理想的“逍遥”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意思是心灵顺应天地大道,不凭借任何外物而自由自在地在自然与社会...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译文 注释 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齐谐》是...
庄子逍遥游高中原文全文及翻译 2021-11-23 668浏览 侵权/举报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 400-672-5597 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侵权/举报补录申请表 * 升学意向 请选择升学意向 * 意向学校 请选择...
《庄子•内篇》共七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逍遥游》是一篇神文,像这样的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我们首先惊讶于庄子超出寻常的想像力。在庄子的笔下,“鲲”不知有几千里之大,一变而为“鹏”,...
全幅精神,只在乘正御辨以游无穷,乃通篇结穴处。却借鲲鹏变化,破空而来,为‘逍遥游’三字立竿见影,摆脱一切理障语,烟波万状,几莫测其端倪,所谓洸洋自恣以适己也。老子论道德之精,却只在正文中推寻奥义;庄子辟逍遥之旨,便都从寓言内体会全神,同是历劫不磨文字,而缥缈空灵,则推南华为独步也。其...
《庄子·逍遥游》【译文】 遥远北方,不见太阳,天黑水暗,叫作北冥。北冥有鱼。名鲲,从头到尾几千里长,没法丈量。鲲变成鸟,名鹏,背脊几千里长,没法丈量。鹏努力飞起来,翅膀好像天际的云,鹏这种鸟,平时浮游海上,每到海水徊流成大漩之年,便要凭藉水势升空,迁飞到南冥去。南冥在遥远南方,不见太阳,天黑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