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国在广德期间,首禁“广德埋藏;秉公办事,维护老百姓利益,保一方平安,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朱定国任广德知军的历史及事迹,历来地方志均漏载。一、广德自古有用牛祭祀祠山爷的陋俗。宋绍圣四年(1097)广德知军事孙谔的《禁埋藏文》和绍兴九年(1139)知军事洪兴祖的《乞免埋藏文》等,先后实施禁止广德...
有人推测,这可能是描述广德封建社会中的一种恶俗,或者与广德的某项祭祀仪式有关。然而,这些只是推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此外,亦有人提出,这里提及的“广德埋藏”并非特指安徽广德,而可能是泛指广德地区的一种现象。不过,由于历史资料的稀缺和不完整,目前很难得出定论。“广德埋藏”与太极洞...
到了明朝时候,当时的文学家冯梦龙更是在他的著作《警世通言》中讲述:“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其中,广德埋藏就是指太极洞。走近太极洞,第一感知便是太极洞文化之深厚,在已被开发的数千年时间里,太极洞迎来送往了无数的游人,这些游人里或许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
安徽广德,历史悠久,形成各种风俗,其中千年来广泛流传的迷信习俗——广德埋藏(又称瘗祭),早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据考,此俗起于三国吴太和七年(233),直至晚清。清光绪《广德州志》云:“广德俗有所谓埋藏会者,为坎于庭,深广五尺,以所祭牛及器皿数百纳其中,覆以牛革,封谲一夕,明发视之,失所在”。...
朱定国在广德期间,首禁“广德埋藏;秉公办事,维护老百姓利益,保一方平安,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朱定国任广德知军的历史及事迹,历来地方志均漏载。 一、广德自古有用牛祭祀祠山爷的陋俗。宋绍圣四年(1097)广德知军事孙谔的《禁埋藏文》和绍兴九年(1139)知军事洪兴祖的《乞免埋藏文》等,先后实施禁止广德埋藏。而...
史料图片上述所列只是广德埋藏一年一次大概的物品,而且这种恶习延续千年不止。可以看出广德“埋藏大会”浪费之多、规模之大,令人惊叹不已!广德埋藏已经成为历史。于今,全社会都在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回顾广德埋藏的巨大浪费,可以警示我们:唯有让节俭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才能让尚俭深入人心。网络图片相关阅读 他是广德...
退一步说,即使广德埋藏就是太极洞,也还远没到“天下四绝” 的地步。古人游览一地,多形诸诗文,翻开光绪《广德州志》,有关太极洞的诗文可说是少而又少(其原因不在这里分析),即使是近在咫尺的宣城,也极少有人提及太极洞(又称长乐洞、大洞等)。笔者虽然孤陋寡闻,但也爱好宣城文史有年,手头的资料也...
现在一般是指广德太极洞,也是太极洞旅游的金子招牌 以下资料给你参考下,20年前太极洞开放不久,胡耀华先生在安徽《志苑》上发表了《“广德埋藏”不是指太极洞》一文,20年后的2007年6月5日,童达清先生又在《宣城日报·皖南晨刊》上撰文:《“广德埋藏”指的是太极洞吗?》;此后,《广德县志》(...
“广德埋藏”无论有意无意基本都说成是广德太极洞。个人在此想说那并不是太极洞。我们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三卷《乐小舍弃生觅偶》开头在引用了一首有关“钱塘江潮”的诗说:“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这三绝,一年止则一遍。惟有钱塘江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