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福熹早在1959年苏联学习期间就萌生了对科技考古的兴趣,当时拜访白俄罗斯共和国明斯克大学的拜斯勃罗多夫教授时便想对中国古代玻璃进行研究,后来他专门在主持召开的“国际玻璃大会”上设立了“玻璃考古”分会场,为中外从事古代玻璃研究的爱好者创造了交流的平台。近十年来的科技考古工作,使干福熹越来越感受到,自然...
干福熹 院士 收藏 完善纠错 复旦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60年2月获苏联科学院硅酸盐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光科学与工程系教授。1957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光学玻璃试制基地。
干福熹1933年出生于杭州。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1959年获苏联科学院化学副博士。1960年-1964年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材料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1964年-1977年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材料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1976年-1984年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
干福熹教授,光学和材料科学家.1933 年 12 月生,浙江杭州市人.曾任上海光学精 密机械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1977~1984).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常委(1985~1998),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84~1992),国务院学位委员 会委员(1988~1999).1980 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于 1993 年 ...
干福熹,1933年1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著名的光学材料和非晶态物理学家。他于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并在1959年获得了苏联科学院硅酸盐化学研究所的副博士学位。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期间,他于1957年创建了中国首个光学玻璃试制基地,研究并建立了我国耐辐射光学玻璃系列,...
干福熹长期从事光学材料的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承担中国光学玻璃的试制研究,为国防光学工程提供了第一批急需的光学玻璃;1957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光学玻璃试制基地。曾担任军工生产厂的总体设计和技术培训工作;参与建立中国光学玻璃的试制生产。60年代初,担任耐辐射光学玻璃的试制研究,建立了中国第一代耐辐射光学玻璃...
干福熹院士是一位享誉全球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同时也是一位对祖国科技事业发展,尤其是功能材料学科与产业抱有深深关切的社会活动家。他积极投身于我国功能材料核心服务平台的构建,致力于推动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学科发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作为“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
2016 - 董俊卿,王永亚,干福熹,...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Regulation of the magnetic behavior by adjusting oxygen stoichiometry in ZrOx film 2016 - Huanfeng Zhu,Jing Li,Kun Chen,... - 《Chinese Optics Letters》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SPIE Proceedings [SPIE...
干福熹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家介绍 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59年获苏联科学院硅酸盐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对光学玻璃材料、材料光谱和非晶态物理有研究。参加了我国光学玻璃和多类特种玻璃的研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