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公戏 师公戏,傩戏戏曲剧种,清同治年间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亦称“木脸戏”,流行于广西的河池、宜山、贵县(今贵港)一带。师公戏最初的剧目内容以驱鬼酬神为主,后来出现以神话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师公戏舞蹈丰富,原来是唱,后也有念白。 安徽、陕西等地的师公戏与端公戏以及贵州...
师公上演的戏剧,至今尚无剧本,亦无导演,均由演员根据故事人物和情节,在舞台上边编造唱词边作即兴表演,演员无女角,以面县与服饰来以区分男女角色,唱腔只有“师公调”旋律低沉衰伤俗称“哭丧调”。伴奏一锣一鼓。单调乏味,演出地点仅限于事主家厅堂或庙之内。但在当时的历史社会条件下,本地城乡尚无文化...
早期的师公戏,“跳师”多是在民俗活动中表演。如祭祀、敬神、打醮、农闲时节、正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十五等,都是跳师的时间。如今,师公戏已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新的形象从草坪走上了舞台,放出时代的异彩。同时,古老的师公戏又为戏剧的研究和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宾阳县中华镇师公剧传承人 吴受东: 我们利用宾阳师公戏“进校园”的活动,将宾阳师公戏引入校园课堂,学生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来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戏曲的兴趣。 宾阳师公戏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一直以来,我县多措并举,积极...
武宣师公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地区是武宣县。基本情况 该项目类别属于传统戏剧,级别是自治区级。传承保护 2023年10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桂政发〔2023〕22号)》,武宣师公...
-, 视频播放量 14690、弹幕量 13、点赞数 122、投硬币枚数 20、收藏人数 125、转发人数 68, 视频作者 泉南古韵, 作者简介 喜欢看戏,喜欢各种民族乐器,热爱闽南文化!,相关视频:这就是闽南,独具特色的闽南!,闽南咸歌 十八嬲,农村道士祭祀了解一下,陆丰师公,法仔鼓
师公戏(shī gōng xì) 发音:shī gōng xì 基本含义:师公戏是指一个人在别人面前装模作样,故意表现得很有学问或很有才华。 详细解释:师公戏是由“师公”和“戏”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师公”指的是学问高深、有才华的人,而“戏”则是指演戏或表演的意思。师公戏形容一个人在别人面前故意装出一副...
师公戏拼音shī gōng xì 注音ㄕㄍㄨㄥ ㄒ一ˋ 繁体師公戲 词语解释 师公戏[ shī gōng xì ] ⒈ 戏曲剧种。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亦称“木脸戏”,流行于广西的河池、宜山、贵县一带。清同治年间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最初的剧目内容以驱鬼酬神为主,后来出现以神话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舞蹈丰富,...
壮族师公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频播放量 164、弹幕量 1、点赞数 4、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1、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陆科卢克,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昌都水葬,土葬、墙葬、合葬,敦化清祖祠见证满族文化繁荣,“溪石”闻名清朝,如今依旧闪耀双峰,李成儒谈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