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林案件是斯大林及其周围的人一手策划、制造的冤案。因此,斯大林于1953年去世以后,为布哈林平反的呼声日益高涨。简介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1888年10月9日生于莫斯科市的一个教师家庭。1906 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时期,他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央委员,参与领导莫斯科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
由于在国家建设上,布哈林与斯大林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从而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逐渐沦为边缘人物。1929年4月,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联席会议上公开点名批判布哈林等人,这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事件》的决议,决定撤销布哈林在《真理报》和共产国际的领导职务。1929年7月,共产国际执委第十次全会...
在苏联历史上,布哈林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长期负责宣传、意识形态工作,捍卫发展了新经济政策,系统阐述了“一国社会主义”理论,连列宁都说他是“党内最可贵和最大的理论家”,被称为“革命的金童”。然而,这位理论家却未能善终,他于1938年3月被苏联当局秘密处死!那么,布哈林为何会遭此厄运呢?一、革命生...
布哈林认为工农联盟有破裂的危险,反对要农民为工业化“纳贡”,主张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放慢工业发展速度,推迟农业集体化,反对剥夺和消灭富农。1937年2月被指控组织“右派与托派联盟”阴谋集团,遭到逮捕并开除党籍。1938年3月15日与A.I.李可夫等16人被苏联政府以叛国罪处决。1988年2月4日,苏联最高法院决定撤销1938年3...
布哈林主义是苏联著名政治活动家、经济学家布哈林的思想观点的体系。形成和产生于20世纪初—30年代。简介 主要代表作有《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1915年)、《关于帝国主义国家理论》(1916年)、《共产主义入门》(1919年)、《过渡时期经济学》(1920年)、《历史唯物主义理论》(1921年)、《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
苏联革命先驱,经济学家布哈林(上)1888年10月,莫斯科诞生了一个热爱知识的家庭中的小孩——布林。他出身于知识分子之家,父母皆为小学教育的园丁。布林在五岁时,就展现出他孩童特有的天真与热情,他的爱好便是寻找甲虫和蝴蝶的踪迹,并把它们制作成标本。在他小小的童年里,他不仅翻阅完了家中的莫里哀作品全集,...
会议结束后,布哈林连同里科夫,托姆斯基一同递交了辞职信,但斯大林不同意他们辞职,认为他们三人是托洛斯基留在政治局的代言人,这种带有威胁口吻的辞职信是向政治局示威,是放弃革命,要对他们展开批判。而这只是布哈林和斯大林交锋的开始,布哈林利用掌握的舆论阵线向斯大林继续施压,他连续发表署名文章,大肆抨击集体农业...
2015年底重庆出版社出版由笔者主编的《布哈林文集》,其中收入布哈林三部狱中遗稿:《社会主义及其文化》《辩证法概论》和小说《时代》,都是1937年布哈林被捕后用一年时间在狱中写出的著作,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密封在斯大林的档案库中,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才得见天日,出版问世。
布哈林已经走到了斯大林容忍极限的边缘,但他“不撞南墙不回头”。 在随后一系列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上,布哈林又指责斯大林的政策是恢复“军事共产主义”,是对农民实行“军事封建剥削”;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后果,必然导致农业生产的衰退。 斯大林被布哈林逼到了无以转圜的死角,他开始了猛烈反击。在1929年4 月召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