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且符合条件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综合工时制度。 3、不定时工作制 不定时工时制也叫无定时工时制,它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限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需要连续上班或难以按时上下班,无法适用标准工作时间或需要机...
1、标准工时制:是国家规定的基本工时制度,明确了劳动者每日和每周的标准工作时间,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时间基准,也为计算加班工资等提供了依据。 2、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允许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特点,以一定周期综合计算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一、劳动合同标准工时制度有哪些? 工时制度即工作时间制度,据现有情况,我国目前有三种工作时间制度,即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标准工时是我国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工时制度。在标准工时制下,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的规定,工人每天工作的最长工时为8小时,...
标准工时是指正常工作时间标准,即法律规定的职工在每个工作日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是中国工时制度的主要形式。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正常情况下普遍实行的工作时间制度。中国的标准工作时间以前是每日8小时,每周6天,工作48小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缩短工时成为趋势。1994年每周工作时间缩短为44...
标准工时制度,是由立法确定的一昼夜中工作时间长度及一周中工作日天数,并要求各用人单位和一般职工普遍实行的基本工时制度。《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该规定从1995年5月1日起施行。制度介绍 中国现在的标准工时制度,是劳动法及《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职工,工作日正好是周休息日的,属于正常工作;工作日正好是法定节假日时,要依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支付职工的工资报酬。也就是说,如果超过(除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以外),综合工时制度的加班就有两种情况:(一)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需要按照不低于劳动者...
(一)工时制度种类 1.标准工时制 标准工时是指正常工作时间标准,即法律规定的职工在每个工作日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目前,我国标准工作时间的核心内容是,职工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指针对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的部分职工,采用的是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1►【以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