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是指正常工作时间标准,即法律规定的职工在每个工作日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是中国工时制度的主要形式。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正常情况下普遍实行的工作时间制度。中国的标准工作时间以前是每日8小时,每周6天,工作48小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缩短工时成为趋势。1994年每周工作时间缩短为44...
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某一具体日或某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分别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加班时长也不受每日最多3小时、每月最多36小时的限制,但每月平均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以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年综合”为例,劳动者的标准年工时为(365-104-11)×8=2000小时,“年综合”总工时不得超过2000+36×12=2...
三种工时制度的工作时长 1、标准工时工作制 根据《劳动法》第36条、《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3、7条及《<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第1条,标准工时工作制的工作时间为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 2、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对于实行综合计算工时...
标准工时:在标准工作环境下,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完成一个合格产品所需要的平均时间。 作业时间:完成一项作业所需的实际工作时间。 宽放时间:由于疲劳、生理需求、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的生产延误时间。 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 标准工时=正常工时+宽放工时 正常工时=观测工时×评比系数 ...
工时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法规等形式,对全日制职工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时间所作的有关规定的总称。中国有三种工作时间制度,即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标准工时是中国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工时制度。工时制度分为标准工时制度和特殊工时制度。中 国普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
综合工时制是针对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的部分职工,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仍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分类 中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中国实行劳动...
(3)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不定时工时制 不定时工作制,也叫无定时工时制,它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限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需要连续上班或难以按时上下班,无法适用标准工作时间或需要机动作业...
准备工时、实作工时、工时计量单位字段按各工序活动的活动数量及单位计算。 活动数量按照活动汇报量车间公式计算。 按以下步骤设置: 【操作步骤】 1、车间公式 通过设置车间公式,按实际业务计算各活动叠加后的工时。 (1)【准备活动】,设置公式为:【准备活动】*【工序汇报.合格数量】,公式用途选择【准备活动汇报量】;...
有几种方法可以测量标准工时: · 直接观察:直接观察员工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时间。 · 随机抽样: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员工的工作情况,然后统计所需时间。 · 预定时间标准:预先设定一个标准时间,用这个时间来衡量实际所需时间。 · 数据统计:收集历史数据,建立一个标准时间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