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工伤保险是通过社会统筹的办法,集中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并由此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家属法定的医疗救治以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是中国社会保障法治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工伤保险制度基本形成,工伤保险制度建设进入法治化轨道。《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结束了中国此前没有工伤保险高层次法律法规的历史。全文 工伤保险条例 (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
在保持八类费率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在18(含)至23个月的统筹地区,可以现行费率为基础下调20%;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在24个月(含)以上的统筹地区,可以现行费率为基础下调50%。其中,阶段性降费期间,统筹地区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降至18...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认定 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职业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工伤不管什么原因,责任在个人或在企业,都享有社会保险待遇,即补偿不究过失原则。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赔偿保险,是指职工因工而致伤、病、残、死亡,依法获得经济赔偿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报销是根据有关法律政策的规定在责任范围内给予工伤事故的赔偿。目的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工伤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以社会统筹方式建立基金,对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事故伤害,或因从事有损健康的工作患职业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以及对因工死亡的职工遗属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1950年,政务院颁布《劳动保险条例》,建立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制度,对职工因工伤残后的补偿和休养...
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2019年8月,山东上调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标准。法律依据 2013年前 1、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2、规章:...
导读: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因为危险无处不在,所以,工伤保险对于我们广大劳动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险种,那么,什么是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相较于商业保险具有哪...
工伤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以社会统筹方式建立基金,对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事故伤害,或因从事有损健康的工作患职业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以及对因工死亡的职工遗属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1950年,政务院颁布《劳动保险条例》,建立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制度,对职工因工伤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