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官职> 州判 官名。清朝地方各州之副职。无定员,从七品。与州同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水利诸事。例以鸿胪寺汉主簿、鸣赞、汉军九品笔帖式、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等升任。另恩拔副员就职者,可除授直隶州州判。 官名。清代知府的佐官有通判,知州的佐官有州判,州判与州同分掌粮务、水利、防海、管河等...
历史知识> 州判 官名。清代知州之佐贰官。从七品。与州同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水利诸事。全国设直隶州州判三十五人,属州州判三十五人,管河州判十三人。 州判相关 辛亥广州起义 辛亥革命画史 辛亥粤乱汇编 辛亥武昌首义记 辛亥革命始末记 辛亥海军起义记 ...
州判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位阶约为从七品。州判职能通常为地方衙门辅佐主官的基层官员编制,不过也为外派直隶州知州的左右手,好比现在的市县公安局局长
通判(tōng pàn)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在清朝通判也称为“分府”,管辖地为厅,此官职配置于地方建制的府或州,功能为辅助知府政务,分掌粮、盐、都捕等,品等为正六品。通判多半设立在边陲的地方,以弥补知府管辖不足之处。辛亥...
直隶州州判 官名。清代直隶州知州之佐助官,秩从七品。参照“州判”。
《聊斋志异》:州判当官,前门敲锣打鼓,后门唢呐声声,升官即辞 汾州朱姓州判,金屋藏娇一胡女,令人艳羡,能知人所不知。这天胡女一脸忧色说:“恭喜相公要高升了!”朱公逗趣道:“看你的样子,可不像是好事。”“确实不是好事!”她接着道,脸色更显忧郁。朱公赶忙放下手中的书,追问详情。狐女看着他...
清代道光年间授徵仕郎,安徽省直隶州州判(从七品)赵宋屿,字孚玉,是今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宁山人。其墓在今淮北市花山公园宁山南簏,墓后百米外,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司田(相当于今农业部长)宁戚的墓,赵宋屿墓左侧与右侧均是汉墓群。特别是赵宋屿墓前的那对3.5米高的石望柱,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都...
直隶州的州判职位一般由恩贡、拔贡、副贡生担任。完成任期后,若考核表现优秀,他们有可能晋升为国子监典簿、州判典籍、翰林院待诏、京府教授、外县知县或外府教授等职位。这些职位提供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对于散州的州判职位,主要由恩拔副贡生担任。然而,一些特殊身份的人士,如汉军外郎、...
州判的全称是某州判官,从七品。主要职责是协助州同知分管一州的清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事。明朝的州分两种,一种就是它下面还有管辖的属县,这种州是设有州判官的职位;另一种州是没有管辖的属县的,这种州一般不设州判官。所以,州判官管辖的地盘就是该州的辖区,包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