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嵇绍之死背后而引发的一系列争论,涉及了儒家“忠”与“孝”的观念。嵇绍其人,为人子,而事杀父之人,视之为不孝,且为护卫昏君而死,此举也多为后人诟病。而作为臣子,嵇绍直言劝谏,忠于君王,为历代君王称颂。由单纯的有父仇者能否事仇,忠孝孰本、可否不孝而忠,到对“忠君”内涵怎样理解等,这些问题...
嵇绍,字延祖,谥号忠穆,是晋朝名士嵇康的独子。嵇康,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其《养生篇》等作品流传千古,影响深远。他以卓越的才华和丝竹音乐闻名于世,尤其是《广陵散》,成为他的代表作。然而,嵇康在年轻时因遭陷害而被司马昭杀害,临刑前他托付好友山涛照顾儿子嵇绍,希望他能像自己在世时一样给予关怀。◆ ...
嵇绍(253年-304年),字延祖,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西晋时期名臣、文学家,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嵇绍十岁时,父亲被大将军司马昭杀害。临刑托孤给山涛。据《晋书·卷四十三》: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日:“巨源在,汝不孤矣。”嵇绍奉养母亲孝顺慎重,并悉心照顾小他十岁的伯父嵇喜之孙嵇...
嵇绍字延祖,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时失去父亲,奉养母亲孝顺慎重。因父亲曾获罪,安居家门。山涛管理选评官吏的事,上奏武帝说:“《康诰》说的有:‘父子间罪不互相牵扯。’嵇绍贤能可比春秋时晋国的谷阝缺,应当加给旌命,请求赐他秘书郎之职。”武帝对山涛说:“照你所说,可以任辅丞,岂止为秘书郎之职。”于...
【参考译文 】 嵇绍字延祖。 侍中贾谧凭借着外戚的身份受宠爱,年 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潘岳、杜斌等人都依附寄托于他。 贾 谧请求与嵇绍交往,嵇绍拒绝了没有答应(他)。 等到贾谧 被处死,嵇绍因为不逢迎勾结恶人,被封为弋阳子,又升任 散骑常侍。 齐王同执掌朝政后,大兴土木,营建宫室,骄奢 更加厉害,嵇绍上书劝谏...
简体:嵇绍 繁体:嵇紹 拼音:ji shao 读音:jī shào 英语: 造句:暂无此词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嵇 绍 组词,组成语:嵇 绍嵇绍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人名。(公元253~304)字延祖晋人嵇康的儿子。曾从武帝出战为保卫武帝血溅御衣而死。武帝为感念其护君殉国的英勇精神乃保留血衣而不洗...
嵇绍 (253—304)西晋谯郡铚县人,字延祖。嵇康子。山涛以“父子罪不相及”荐于武帝,征为秘书丞。迁给事黄门侍郎,封弋阳子。赵王伦执政,署为侍中。河间王颙、成都王颖讨长沙王乂,绍率众拒之。乂败,废为庶人。后复位。惠帝永安元年,东海王越挟惠帝攻邺。颖将石超破之于荡阴,获惠帝。绍以身捍帝,中流矢死,...
> 嵇绍 西晋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延祖。嵇康子。以父为司马氏所杀,靖居私门。左仆射山涛荐举,以天地四时犹有变动劝之,遂起为秘书丞。累迁汝阴太守、徐州刺史。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侍中贾谧被杀后,以不阿附谧,封弋阳子。惠帝复位,署为侍中。永兴元年(304),从惠帝讨成都王颖等,战于荡荫(今河南...
嵇康死时,嵇绍还尚年幼,此前虽说着要与山涛绝交,但嵇康还是将自己的儿女托付给了山涛,可以看出,他心底里对山涛的为人还是很认可的。(二)嵇绍欣然出仕,步步高升 嵇绍因为父亲的缘故,一直待在家中,这时已经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在位了,而山涛依然热心于举荐贤才,这次就很成功的将嵇绍给举荐出去了,嵇绍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