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涂[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才子传》说是江南人,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
崔涂是晚唐诗人,出生于富春江一带。他早年为了生计和前途四处奔波,曾在巴蜀、秦陇等地漫游,晚年更是穷困潦倒,并成为万里未归人。崔涂一生经历曲折,也曾亲眼目睹尘世间很多悲欢离合之事,所以心中常有说不尽的感慨、道不完的悲愁。这首诗描写一位富家少年浪荡不羁的生活,传达出对繁华如梦的悲叹。绣轭香鞯,本...
据了解,崔涂与方干是知己,前者仰慕后者的诗歌才艺,在其诗中有体现。他与张曙也有交往,后者在当时赫赫有名,二人也屡有唱和。另外,崔涂与僧侣道士也有密切交往,这类诗有十余首,诉说衷肠,同时表达自己仰慕之情。可以说,崔涂虽然一介布衣,但其因为有一定的才华,他还是深受好友喜欢。咏史诗是崔涂数量较多的题...
崔涂103篇诗文 >>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全唐诗》存其诗1卷。
《残花》是崔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界中残花景象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从诗中可以看出,崔涂以残花为引子,抒发了他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往的怀念。“迟迟傍晓阴,昨夜色犹深。”开头两句描绘了清晨时分,残花仍依恋着黎明前的黑暗,似乎...
同时作者看见周围绿树婆娑、生机盎然,自己却早生华发,更加觉得无限愁苦。正如南宋诗人陆游所写,“华发萧萧老蜀关,倦飞可笑不知还。”其实放翁晚年终于安居故园,而崔涂却客死他乡,其境遇应该比放翁更加凄楚。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诗人说自己如果想回去,...
崔涂,字礼山,江南人。光启四年,登进士第。诗一卷。 作者【崔涂】更多作品: 《千家诗》七言律诗 旅怀 《全唐诗》第23卷020首〖琴曲歌辞·幽兰〗 《全唐诗》第679卷001首〖秋夕送友人归吴〗 《全唐诗》第679卷002首〖长安逢江南僧〗 《全唐诗》第679卷003首〖晚次修路僧〗 ...
崔涂5首经典诗作: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崔涂(约854—?),字礼山,唐代诗人,籍贯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一说桐庐、建德)。本文崔涂的五首诗作:《江雨望花》里春光越美,思乡越切;《夕次洛阳道中》则在古城秋风里,融入了对时光和历史的思索。诗人也喜欢借物言志,《涧松》就用山涧松树的坚韧,对比桃李的...
1. 简介 根据唐才子传:崔涂,字礼山,光启四年郑贻矩榜进士及第。工诗,深造理窟,端能竦动人意,写景状怀,往往宣陶肺腑。亦穷年羁旅,壮岁上巴蜀,老大游陇山。家寄江南,每多离怨之作。警策如"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巫娥》云:"江山非旧主,云雨是前身。"如:"病知新事少,老别故交难。"《...
崔涂5首经典诗作:得路直为霖济物,不然闲共鹤忘机 崔涂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他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在本文的五首诗作中,《巴山道中除夜书怀》描写了诗人在除夜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通过“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