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及注释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注释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
05 峨眉山月歌(李白)【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
此首《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廷弼) ::峨眉山(é méi shān)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半轮秋(bàn lún qiū)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
唐诗峨眉山月歌唐 ·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注释①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② 平羌:江名,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③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
峨眉山月歌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初中古诗,秋天,山水,写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古人论此诗,最称道它对地名的妙用.明人王世懋说:"谈艺者有谓七言律一句不可两入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此病犯者故少,能拈出亦见精严.然我以为皆非妙悟也.作诗到神情传处,随分自佳,下得不觉痕迹,纵使一句两入,两句重犯,亦自无伤.如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在离开四川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当时,李白在四川游历多年,结交了许多朋友。当他即将离开这片美丽的土地时,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借峨眉山月的美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后代评价 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称赞此诗“意境深远...
《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县级市)西南。2、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3、影:月光和人的影子。4、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