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溪鲵是有尾目小鲵科山溪鲵属两栖动物,别名接骨丹。头体较尾略长,头部宽扁,躯干圆柱状而略扁,尾除基部呈圆柱状外,其余部侧扁;吻端圆阔;鼻孔略近吻端;眼较大;口角位于眼后下方,上唇褶极发达,掩盖下颌的后半段;上下颌有细齿;梨骨齿呈“八”字形,位于内鼻孔之间;舌大,呈长椭圆形;...
西藏山溪鲵栖息于海拔1500-4250米,但多在3000米以上的山溪内。一般生活在小型山溪内或泉水石滩及其下游的流溪内。白天西藏山溪鲵常隐蔽在溪边石块下面,有时也栖于朽木下或岸边植物根部之下;夜间常在溪内活动,有时也上岸爬行,行动缓慢,易于捕捉,但由于身体光滑...
9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凉山越西县获悉,9月6日,越西县林草局接到电话,在南箐镇小相岭村实施乡村振兴农村饮水保障提升项目工程的施工人员,在蓄水池中发现了几条疑似“娃娃鱼”的野生动物。了解情况后,越西县林草局保护中心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查看和救护。▲此次发现的山溪鲵 越西县林草局工作人员到达现场...
11月8日,四川阿坝松潘县公安局通报,该局摧毁多个长期从事猎捕、收购、出售西藏山溪鲵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查扣西藏山溪鲵风干制品15000余条,案值超过2000万元。目前,7名嫌疑人因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民警发现:西藏山溪鲵被猎捕出售 2022年5月以来,松潘县公安...
盐源山溪鲵(学名:Batrachuperus yenyuanensis)是小鲵科、山溪鲵属有尾两栖动物。尾较长,尾肌弱;尾背鳍褶高而薄,起自尾基部;掌、蹠部无角质鞘,掌、蹠突明显。雄鲵肛裂横置,前缘中央有一个浅色乳突,向后为一纵沟。垂直分布在海拔2900~4400米,以3200~3500米为最多。成鲵从春季到秋季常见于溪内...
山溪鲵属(Batrachuperus):小鲵科的1属。体全长一般在250毫米以下。头扁平,有眼睑,犁骨齿呈“八”形,略近犁骨后半段。唇褶发达;有颈褶,躯干和尾基部圆柱状。指、趾各4。形态特征 中国有7种:西藏山溪鲵,太白山溪鲵,盐源山溪鲵,无斑山溪鲵,龙洞山溪鲵,无唇褶山溪鲵,山溪鲵,分布范围大致在...
西藏山溪鲵,这一小鲵科、山溪鲵属的有尾两栖动物,体形特征颇为独特。雄性个体的全长大约在194毫米左右,最长的甚至能达到211毫米,而雌性个体的全长则约为181毫米,最长的可达197毫米。其犁骨齿以两短列的形式位于犁腭骨中部,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形状。此外,这种鲵类还具有前2前间有囟门、唇褶发达以及...
山溪鲵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等地,它的幼体用鳃呼吸,长大后鳃消失,改用肺呼吸,捕食水虱和虾类。在分类上山溪鲵属于( ) A. 鱼类 B. 两栖动物 C. 爬行动物 D
山溪鲵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等地,它的幼体用鳃呼吸.长大后鳃消失,改用肺呼吸.捕食水虱和虾类。 在分类上山溪鲵属于() A.鱼类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软体动物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特征 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 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体表大都覆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