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大岭图》是一副竖轴构图,黄公望以“阔远”、“高远”来营造空间,特别是“高远”,采用散点透视,看上去像是鸟瞰全景,而细细去看景致,又都是平视的,最妙之处,是远处云端“留白”的处理,对山线的“留白”没有勾勒出完整的山形,看似用了最简单的方式来处理,却是得到了“阔远”最好的效果。 黄公望的《富...
富春大岭图村落景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旧县街道的合岭村、鸿儒村。淳朴的山村气息,秀美的田园风光,给了这个村庄不一样的美。合岭村是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实景地,合岭水库是“省休闲垂钓中心”,垂钓爱好者纷至沓来。另有裸心园、唐代古驿道、高山香榧基地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2017年12月28日,富春大岭图...
《富春大岭图》描绘了富春山的壮丽景色,山峦重叠,云雾缭绕,山脚两岸相接,兀石环抱,苍苔点点,坡上丛树繁茂,山径蜿蜒,盘伸幽谷。画面中,小桥茅屋隐匿于丛林之中,远处深涧,飞瀑如帘,缓缓下泻,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幽静之感。与黄公望的另一幅名作《富春山居图》不同,《富春大岭图》没有采用他擅长的披麻皴技法,而...
▲清 王翚《富春大岭图》 《富春大岭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图中富春山重峦叠嶂,山巅晓雾迷遮,若隐若现。《富春大岭图》笔墨简括,布势雄奇,具有明显的荆浩、关仝的笔墨遗意,显然参入了荆浩、关仝的笔法,并有意识与董、巨的笔墨意境加以融合,用笔方圆兼备,山石稍作皴擦。
王翚《富春大岭图》介绍 王翚《富春大岭图》 清代 纸本 43.1cm x 127.6cm 王翬,(1632—1717年),清代画家。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画有家学,初拜张珂为师,专摹元代黄公望的山水画。后转师王鉴,画艺大进。经王鉴推荐,他又师王时敏。在名师的指导下,他悉心临摹历代...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富春大岭图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几经辗转到冯梦龙手里,冯梦龙记载了它的流传经历。黄公望晚年居于富春江,他观察富春江的山水潜心作画,自创浅绛山水的画法,画出了富春大岭图。富春大岭图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期节目欣赏了名画,简述了黄公望作画的背景。(国宝档案2011年第1期)广告...
【名称】富春大岭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 【作者】王翚 【现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尺寸】127.6cmx43.1cm 【材质】纸本 设色 清 王翚 富春大岭图 作者简介: 王翬,(1632—1717年),清代画家。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画有家学,初拜张珂为师,专摹元代黄...
🖌️ 画法:这幅画是黄公望的经典之作《富春大岭图》,展现了黄公望独特的山水画技法。用笔富有文人气息,笔触松动有力,枯湿相间,皴擦互用。画中主要采用披麻皴,小丛树多用混点。大的山头上留出一段空白,作为云气。🖤 墨色:这幅画没有使用颜色,完全以墨色绘制。近处山石侧面有淡墨染色,山体侧面则用擦笔和染...
《富春大岭图》元,黄公望,纸本墨笔,纵74.2 厘米,横36厘米,南京博物馆藏。富春,为黄公望最喜爱和多次表现的山水题材之一。图中描绘一座高耸兀立的富春大岭,山顶光洁明润,山腰石隙间树木茂盛。右侧绝壁幽涧,飞流直下,一桥悬空,连接左右两壁。左侧山腰上,一条山道在绝壁之间逶迤穿行,向山谷纵深方向延伸而去,路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