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僧 [唐代] 吴融 韵脚:"庚"韵 柳拂池光一点清,紫方袍袖杖藜行。 偶传新句来中禁,谁把闲书寄上卿。 锡倚山根重藓破,棋敲石面碎云生。 应怜正视淮王诏,不识东林物外情。 翻译 拼音 《寄僧》翻译 AI智能翻译 柳拂池光一点清凉,紫方袍袖杖藜行。
秋夜寄僧 尚被浮名诱此身,今时谁与德为邻。遥知是夜檀溪上,月照千峰为一人。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秋夜寄僧:《全唐诗》题《注》:“一作秋夜寄弘济上人”。⑵被:作“披”,比喻精神上的担负。浮名:虚名。诱:欺诳;引诱,此为困扰之意。⑶德:美好德行。⑷是夜:此夜,即今晚。檀溪:地处中国湖北省...
🐒 🔈 译文: 得其皮得其髓,漫多门,实际圆融,理自存。 当时才一笑,便可领会其中的意思,就像你见到卿千日见三孙一样自然。 维持佛法本身就是无事,而建立家山则要付出一切努力以求文明繁荣。 占断乾坤如今处于稳固地位,因此多方面的喧哗与传闻都无需过于担忧,应该感到安慰。
寄jì僧sēng 得dé皮pí得dé髓suǐ漫màn多duō门mén,实shí际jì圆yuán融róng理lǐ自zì存cún。 谕yù意yì当dāng时shí才cái一yī笑xiào,还hái卿qīng千qiān日rì见jiàn三sān孙sūn。 维wéi持chí佛fó法fǎ元yuán无wú事shì,建jiàn立lì家jiā山shān尽jǐn有yǒu文wén。
《寄僧》是元末明初诗人郑梦周创作的一首诗。作品原文 作者简介 郑梦周(1337-1392)朝鲜王氏高丽末期大臣,学者,诗人。初名梦兰、梦龙,字达可,号圃隐。延日人。1360年登第,官至门下侍中。1364、1380年先后参加抗击女真和倭寇的入侵,建义仓,设水站,大力提倡理学,鼓吹三纲五常。后因反对李成桂建立新王朝...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种习俗,家长们为了祈求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常会请和尚为孩子起一个僧名,这就是所谓的“寄僧名”。这一习俗主要出现在那些家庭中,特别是那些缺少子嗣的家庭,一旦有了男孩,便视如珍宝。然而,由于担忧孩子的健康,父母们常常带着孩子到庙宇中祈求平安,并请和尚给孩子起一个僧名...
寄僧唐/ 吴融 柳拂池光一点清,紫方袍袖杖藜行。偶传新句来中禁, 谁把闲书寄上卿?锡倚山根重藓破,棋敲石面碎云生。 应怜正视淮王诏,不识东林物外情。最新文章王昌龄出塞飞将军是谁?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王昌龄出塞的写作背景是什么?王昌龄是哪个...
“有人寄僧过夏”出自宋代释智遇的《偈颂二十四首》。“有人寄僧过夏”全诗 《偈颂二十四首》宋代 释智遇 绝类离伦。不妨垂手入廛,毕竟难逃至化。且望阙酬恩,如何祝替。版图远奏尧天阔,万物呈祥乐圣情。奸悄互队,对面千里。有人寄僧过夏,南山大开东合,彼此出家儿。《偈颂二十四首》...
《写怀寄僧》的译文 一个清幽寂静的晚上,诗人独坐书房,四周是空旷的墙壁,案前是稀疏的灯光,诗人正凝视着红穗沉思默写,忽然看见小虫乱飞,一阵孤寂之感不禁萦绕心头。 虚壁疏灯、闲阶飞虫,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也透露出秋意深浓的写作背景。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似乎也有些伤怀,不仅有落叶西风,就连那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