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词,安徽省宿松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文南词原系湖北黄梅一带的渔鼓小调,清末民初由逃荒卖唱人传入安徽。文南词流行于安徽省东至县、宿松县等地,板式有“正板”“慢板”“哭板”“就板”“乐板”等。文南词唱腔分正本戏主腔和小曲两大类。前者近似板腔体,后者属联曲体。正本戏主腔分为“...
为让宿松青年感受文南词的博大精深与无限魅力,推动文南词的传承与发展,在宿松县“青年夜校”第二期课程中,宿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团宿松县委联合宿松县文化馆开设了“国家非遗文南词”体验课程。 “文南词是一种古代老百姓逃水荒的‘沿江文化’,最早的文词腔是由流动的民间艺人(逃荒卖唱)和盲艺人走村串户,沿街算...
宿松融媒讯为切实落实文南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拍摄记录工作,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发展,11月25日,宿松县非遗保护中心召开文南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拍摄记录工作会议。安徽省非遗中心副主任钱桦,研究部主任胡迟,研究部项目负责人李立,安庆市非遗中心副主任邓超,宿松县文旅体局总工程师熊周武出席会议。文南词国家级...
文南词婉转悠扬 《小孤山下唱小姑》,是宿松人最喜爱的曲调,歌曲中的小姑女和彭郎君,也是宿松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二人两情相悦,最终结为连理,而这段传说的发生地就是矗立在滚滚江水之上的小孤山。 小孤山,苍茫高远,风光旖旎,上有郁郁葱葱的树木,下有滔滔湍急的江流,为楚、蜀、豫章诸水咽喉,有“海门...
宿松县松峦文南词演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3月27日,位于宿松县佐坝乡王岭村王岭老街148号,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营业性演出(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文艺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其他文化艺术经纪代理(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
实践队员在采访文南词的县级传承人吴海蓉 章贤/摄 “在我心目中,我的老师就是为戏曲而生的。”谈到自己的师父,吴海蓉字字句句间满是感动与敬意。 吴海蓉是文南词的宿松县级传承人,也是国家一级演员,一直致力于文南词的传承演绎。最初,她因黄梅戏与戏...
(宿松县黄梅戏剧院)、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南词)传习基地承办,宿松县戏剧家协会、各校区协办的2023年安徽省非遗项目、戏曲进校园专场演出在宿松中学、宿松二中、实验小学、孚玉中小、程岭中小、程岭初中、实验中学、松兹小学、五里初中、龙山学校、隘口初中...
宿松县松峦文南词剧团于2015年03月27日成立,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宿松县佐坝乡王岭村王岭老街148号;市场范围为许可经营项目:文南词戏曲表演。人数1-49人,公司类别为个体工商户,是家立足于安徽的广告/传媒/文化/体育公司。 工商信息 宿松县松峦文南词剧团 展开 ...
【宿松文南词:传悠悠词韵 承代代芳华】吴海蓉是文南词的宿松县级传承人,也是国家一级演员,一直致力于文南词的传承演绎。最初,她因黄梅戏与戏剧结缘,成为了一名黄梅戏演员。而后来,政府对文南词的传承与发展问题逐渐重视,吴海蓉也临危受命,开始由黄梅戏逐步转向文南词的传承演绎。从唱腔到表演形式、从台前到幕后,在余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