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我和子贡虽然在孔门四科十哲中并列“言语”优等,但是两人在语言风格上却有较大的差异,孔子曾评价道:“吾于予(宰我),取其言之近类也;于赐(子贡),取其言之切事也。近类,则足以喻之;切事,则足以惧之。”(《孔丛子·嘉言》)所谓“近类”,就是善于运用生活...
宰予名予,字子我,也称宰我,鲁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言语”科位居第一。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宰予与孔子的其它弟子不一样,宰予并不百分之百相信孔子的话,且很喜欢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反问孔子,经常惹孔子生气,比如《论语·阳货》篇;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
鲁哀公问宰我,做土地神的神位应该用什么木料。宰我回答说:“夏代人用松木,殷代人用柏木,周代人用栗木,目的是使百姓战战栗栗。”孔子听到这些话,告诫宰我说:“已经过去的事不用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谏了,已过去的事也不要再追究了。”鲁哀公直接向宰我问问题,这件事说明宰我的学识和名气已经不...
宰我,字予,孔门三千弟子中的佼佼者。 孔子门下有七十二贤,宰我居其一,是一个在口才方面可与富可敌国的大商 人大辩士大谋臣子贡有得一比的出色人物。《论语·先进》篇里提到:德行出色 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李路; 文学∶子游、子夏。可见宰我的口才是非同小可的。 通...
宰予,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春秋末期鲁国人,孔门十贤之一,孔子评价他擅长言语。简单地说了下他的个人简介,接下来我们先来看下他的名字,宰氏、字子我,在当时是可以直接叫他宰我。宰我,不仅这名字与众不同,而且其个性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论语》中记载的关于宰我的趣事吧:第一,...
在孔门七十二贤人中,又有十人为众人所熟知,这十个人被后人称为“孔门十哲”。即“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其中“宰我”,虽然位列“孔门十哲”,却被孔子称为“朽木”。此说法源于《论语·公冶长第五》中,孔子对学生宰予的评价(宰我,姬姓,宰氏,名予,字...
本文以「宰我」与「公孙丑」这两位孔门高第为代表,揭示早期儒学思想发展的多重面相,回顾一部分被人忽略的思想史细节,认为在「孔孟嫡传」之外,存在一条或多条隐而不彰的思想史线索。一、天分极高但不听话——宰我其人《论语》中关于宰我的记载,一共大概有五条:3.21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
【原文】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哀公问宰我,制作土地爷用哪种木头。宰我说:“夏朝用松,殷朝用...
答案:(1)详其文意/足以识圣人是一句/污下也自是一节/盖以下字训污也/其义明甚(2)洪迈 程颐 (3)①赵岐认为宰我等三人虽浅陋,但也不至于投圣人所好,阿谀奉承;苏洵认为这三个人的智慧只能了解孔子浅陋的地方.②句读停顿不同,导致两人理解不同.参考译文:孟子说:“宰我、子贡、有若等三人的智慧足以了解圣人....
宰予(公元前522-前458年),姓宰,名予,字子我,也称宰我,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论语》中提及五次。宰予天资聪颖,足智多谋,口齿伶俐,能说善辩,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言语科)之一。他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孔子常派遣他出使各国,如“使于齐”、“使于楚”等,可见对他的才能是非常信任的。鲁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