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此处指的是心怀善意、道德高尚的人们。 2逝:在这里特指迅速地前往,即赶到井边了解情况,并积极寻求救援措施。 3陷:指的是不慎落入,即掉入井中。 译文 宰我问道:假如一个心地仁慈的人在听说有人掉进了井里,他是否应该跟随跳入井中去救人呢?孔子回答:为何要这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得知这种情况后,会迅...
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是宰我提问于孔子之语。其意为:“宰我问:‘有仁德的人,假如告诉他井里掉进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 背景与目的:此句实乃宰我以言语试探孔子对于“仁”与“礼”之看法。孔子听后,定会笑而答之,道出“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之理。
6.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宰我:宰予,字子我,亦称宰我。宰我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孔门十哲”之一,与子贡并列“言语”一科。 ▲仁者:仁德的人,也可以是追求仁德的人。 ▲其从之也:“也”同“耶...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1)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2)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 (3)...
【6-26】宰我问曰:“仁者,虽【1】告之曰:‘井有仁焉’。其【2】从之也?”子曰:“何【3】为【4】其【5】然【6】也!君子可逝【7】也,不可陷【8】也,可欺【9】也,不可罔【10】也。”【注释】【1】虽:打猎打完了,收拾打到的猎物,叫虽。打猎的时候,要揣摩、研究鸟兽的习性,估计动物...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5000言437070320评论宰我问曰:“仁者,:孔夫子可能说,你告诉仁家,井里有仁,仁家可以看看井里的动
“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意思是,虽然被告知,去井下可以做到仁,他会走进去。没有救与不救的事情。不是说仁者受困于井中,需要人去救;是说可以去井下为仁。但有一点也应该肯定,那就是井下意味着危险。宰我问这个话,显然是在刁难孔子。所以,孔子很不客气地骂了宰我,“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题目】翻译下面文言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宰我问:“作为一个仁慈的人,如果有人告诉-|||-他:‘有个仁慈的人落井了’,他会跳下去吗?”孔-|||-子说:“...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问:“对于有仁者,难道告诉他‘井里有仁’他也要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何这样做?君子可以随时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不会为人所陷,因而困扰;可以被人欺骗,但是不会因此迷失.” 意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陷:陷入的意思。译文 宰我问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如果告诉他说,‘井里掉进去一个仁德的人’。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这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