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 唐·白居易《宫词》 宫词 唐·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译文 丝帕揩尽眼泪,好梦却难做成;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 红颜尚未衰老,恩宠却已断绝;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 注释 宫词,又作《后宫词》 ...
原文: 宫词 唐代-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翻译: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高耸入云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注...
宫词 唐· 王建 金殿当头紫阁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 五色云车驾六龙。 字词解释: 这是一首应制诗,抓住帝王乘驾出现这一瞬间,通过描绘宫殿建筑的雄伟壮观、雍容华丽与帝王车驾的皇家气派,歌咏太平天子祭祀典礼。 宫词...
《宫词》是唐代诗人顾况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凉夜寂,水晶帘卷近秋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中夜景图。首句“玉楼天半起笙歌”,以“玉楼”喻指华丽的宫殿,在高耸入云之处传出了悠扬的笙歌声,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热闹;次句“风送宫嫔笑语和”,通过风...
王建笔下描绘唐代宫廷生活的宫词,栩栩如生,犹如一幅幅风俗图画 王建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百首《宫词》,以白描见长,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广泛地描绘宫禁中的宫阙楼台、早朝仪式、节日风光,以及君王的行乐游猎,歌伎乐工的歌舞弹唱,宫女的生活和各种宫禁琐事,犹如一幅幅风俗图画...
张祜的《宫词》通过凝练的笔触刻画了宫女被禁锢深宫的悲剧命运,全诗仅二十字却蕴含深沉的悲怆与批判。此诗以时空对比、典故暗喻等手法,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封建制度的尖锐矛盾,成为唐代宫怨诗的典范之作。 一、内容与结构解析 首句“故国三千里”以空间距离的遥远,暗示宫女与家乡的永久隔绝;次句...
宫词唐代: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唐诗三百首,宫怨 译文及注释 韵译 大清早,宫妃们在十二楼打扮梳妆; 登上望仙楼台,盼望着临幸的君王。
宫词-薛逢〔唐代〕简析 薛逢的《宫词》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独特魅力。在这首诗中,诗人将视角聚焦于宫女的日常生活和她们对君王的期盼,通过描绘宫女们的梳妆、打扮、窥视等细节,巧妙地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寂寞与无奈。首句“十二楼中尽晓妆”,诗人用“十二楼”指代宫女们居住的宫殿,突出...
一、唐代宫词的文化背景 唐代宫词的璀璨绽放,与唐代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这一辉煌时期的盛世风貌在唐代宫词中得到了生动的呈现。唐代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唐朝的统治者以开放、包容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外族人才,文化交流达到了巅峰。在这一背景下,宫廷文化得以大力发展,...
这是唐代诗人吴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卖花翁采摘下一丛丛新鲜艳丽的花朵,把它们卖给住在宫城之内的许府史府。不见了百花绽放的春风无处诉说惆怅,只知是宫城内的人家将百花锁进深宅。 诗人通过春天里豪门势族将绽放的花朵全部收进自己的深宅大院,来表现豪门势族的蛮横霸道。全诗短小精炼却蕴含无限深意。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