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顶山石刻始建于南宋淳熙六年,止于淳祐九年,由僧人赵智凤主持修建。它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发展有重要贡献,是晚期石窟艺术世俗化、生活化的体现。 宝顶山 石刻特色 宝顶山石刻讲究选址,选择极其宏伟的自然环境为依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它以佛教造像为主,注重阐述哲理,把...
宝顶山摩崖(石刻)石窟南宋淳熙六年,名僧赵智凤于此建石窟寺,历时70余年建成。宝顶山摩崖石刻 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宝顶山以南宋造像居多,是我国石刻造像走向衰落时期出现的宗教造像力作,也是世界罕见的佛教密宗道场。石刻造像以大佛湾为中心,东有小佛湾、到塔、龙头山、殊...
💰 门票:淡季(12月1号-次年2月28/29日);旺季(3月1日-11月30日) 宝顶山景区(含大足石刻博物馆、圣寿寺):淡季100元;旺季115元 北山景区:淡季50元;旺季70元 宝顶山北山联票:淡季120元;旺季140元🚌 公共交通: 宝顶山-北山石刻专线车:6:30-18:30,票价3元/人 205公交(宝顶派出所-大足汽车站):6:3...
宝顶山石刻,位于川渝地区,是大足石刻的巅峰之作,也是唐宋时期石刻艺术的绝唱。🏞️🌟 宝顶山石刻以其红、青、绿三色的佛土境界而闻名,展现了川渝石刻的细腻与人间色彩。石刻之路虽不长,却仿佛凝固了南宋那个华丽而悲戚的时代,弟子举哀的眉眼与地狱变相中的俗世生活相映成趣。🎨 宝顶山石刻的风格可以用五音...
宝顶山石刻景区位于重庆市大足城区东北12公里,以宝顶山石刻为主体,包括圣寿寺、广大寺等千年古刹,以及大足石刻博物馆、老街、仿宋街等文博展馆和购物街区,是集观光、旅游、度假于一体的世界遗产地特色文化景区。 云上 游览 学术 资源库 宝顶山 柳本尊行化事迹图 ...
大足石刻——宝顶山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内70余处共计5万余尊造像的统称,造像年代从初唐至明清,前后绵延1200余年。当地士绅民众出资造像弘扬佛法,既代表物质富足,也代表精神富足。其中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含多宝塔)、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妙高山、舒成岩。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罕见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场,是一座...
上图 1961年3月4日,宝顶山摩崖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上图 宝顶山大佛湾全景图,摄于大足石刻博物馆。大佛湾是"U"字形的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上图 宝顶大佛湾造像...
🌿宝顶山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距离城区东北14公里,是大足石刻的精华所在。由一代高僧赵智凤主持修建,历时70余年,始于南宋淳熙六年(1174年)。🎨宝顶山石刻的显著特点是石刻艺术的生活化和世俗化,展现了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宋代是中国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宝顶山石刻正是这一时期艺术风格的典型代...
宝顶山石刻据说是僧人赵智凤建的,他的师傅柳本尊为了救世人,献祭了自己的手、眼、耳、心等部位。石刻上刻的是柳本尊,仔细看,他闭着右眼,缺了左手,左右侍女端着的盘子里就是他的部位。赵智凤也站在一旁。 六道轮回相 🌀 正中坐着一个修行者,从他心际飞出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分成六部分,表示“万缘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