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渠”指的是佛法或自性,意在说明人与佛法、自性的关系。 此外,《宝镜三昧》还通过复杂的卦象和禅理,阐述了曹洞宗的“偏正回互”、“五位说”等禅学思想。这些思想深奥且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禅学基础才能深入理解。 总的来说,《宝镜三昧》是洞山良价禅师对曹洞宗禅法精髓的阐述,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奥的禅...
宝镜三昧 洞山良价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 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混则知处 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 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 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 虽非有为不是无语如临宝镜形影相睹 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婴儿五相完具 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
宝镜三昧歌,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不齐,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
可以得知,《宝镜三昧》在当时是曹洞师徒之间的秘密传授,而《五位偈》和《三种渗漏》则是公开对外宣扬的。 关于这一点,惠洪在《林间录》中也指出,为了彰显曹洞传法的秘密性和神圣性,传授《宝镜三昧》必须“遇真法器,方可传委。直须秘密,不得影露。恐属流布...
宝镜三昧歌 [唐代]良价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银盌盛雪,明月藏鹭。类之不(《五灯会元》卷十三作「弗」)齐,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虽非有为,不是无语。如临宝镜,...
云岩宝镜三昧 🔈朝代:宋 作者: 释德洪 宝镜当机不密传,纤毫渗漏堕言诠。圆伊三点分宾主,妙挟双明绝正偏。暗里丹青元异色,句中泾渭本同川。婴儿索物哆啝耳,与物宁瞋语未全。 翻译赏析 繁体原文 䪨律对照 注音对照 收藏 做笔记 🐒🔈 译文:宝镜失去了机会,不能保守秘密,就像纤毫渗漏,滴落出其中的...
禪宗思想---《寶鏡三昧歌》 田博堯 編 100.1.8.【一】 1 《寶鏡三昧歌》 一、 本歌與《參同契》 同為曹洞正偏回互之玄旨, 實淵源於石頭希遷(807-869) , 由石頭傳藥山, 藥山傳雲巖, 雲巖傳洞山, 至洞山始集五位說之大成。 全篇由四言九十四句, 三七六字所組成。 二、 主要注解書 (一) 《寶鏡...
宝镜三昧歌🔈朝代:唐 作者: 良价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银盌盛雪,明月藏鹭。类之不(《五灯会元》卷十三作「弗」)齐,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虽非有为,不是无语...
据《宝镜三昧本义荆溪释》行策述:“宝镜三昧者。洞山亲印于云岩而密授曹山者也。洞下诸师恐属流布。但于室中密授。以定宗旨。以防渗漏。自朱世英得之老僧。始获传于世。”就是说北宋末年朱世英得到后传给慧洪觉范禅师,才开始广传开来。之前,每代全都是单传。洞山祖师传法弟子有曹山本寂、云居道膺等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