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洪茶以福建引进的小叶种茶树为基础,经千年生态适应,形成了独特的品种特性:形态:叶片肥厚,芽头短小,叶质柔软,叶色深绿油亮;成分:氨基酸含量达4.5%,茶多酚17.6%,咖啡碱2.8%,兼具鲜爽与醇厚;适制性:芽叶持嫩性强,耐揉捻,适合制作扁形炒青绿茶,成品形似杉松叶,隐毫稀见。这一品种在云南高海拔...
宝洪茶,又名十里香茶,产于云南省宜良县城西北5公里外的宝洪寺。属高香型茶树品种、香气高锐持久,鲜叶采下一、二小时即散发出花香,以其高香而著称,加工成品有炒青(宝洪)和烘青(宜春)两个花色品种。作为昆明历史名茶之一的宝洪茶,宝洪茶因山因寺而得名,山寺又因茶而传扬四方。据《中国茶经》的记载...
宝洪茶的独特历史背景也为其增添了浓厚色彩。相传,宝洪寺在唐朝时由福建开山和尚带来福建、浙江的小叶种茶树种植在寺外,从而诞生了这款名茶。至清初,《宜良县志》中已有记载称宝洪茶为云南宜良县的珍稀特产。其茶香独特,有“屋内炒茶院外香,院内炒茶过路香,一人泡茶满屋香”的说法流传,足见其品质之优。...
培育建立宝洪茶协会1个,茶叶生产合作社4个,宝洪茶加工企业6家,个体加工作坊50家,茶产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认证有机茶园面积2203亩,有机茶产品1个,绿色茶产品7个;开展宝洪茶地理标志认证,完成宜良县“宝洪茶”地理标志登记申报工作,...
宝洪茶,又称“十里香”,是一种产自云南宜良县宝洪山上的小叶种绿茶。海拔约1800米,是云南独有的绿茶品种,也是该省最著名的绿茶之一。宝洪茶以其独特的高香而闻名,民间有“屋内炒茶院外香,院内炒茶过路香,一人泡茶满屋香”的说法。根据《中国茶经》的记载,宝洪茶由唐代宝洪寺的开山和尚引种,明清年间最为...
一、历史溯源:宝洪茶的禅宗底蕴与文化传承 宝洪茶,这一源自唐代的茶中珍品,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禅茶的繁荣时期。据《中国茶经》记载,宝洪寺的开山和尚从福建引入小叶种茶树,并在云南宜良的宝洪山成功试种,从而孕育出云南独特的小叶种茶。至明清两代,宝洪茶因其“香高味锐”的品质被列为贡品,备受皇室青睐...
宝洪茶 宝洪茶是从唐末引栽宝洪寺内的千年古茶树选育繁殖而成的特异小叶绿茶种,成茶采摘于高原宝洪山(1850米以上海拔)茶园优质鲜叶炒制而成的传统历史名茶。1932年,作为云南省茶类土特产品的唯一代表,被送选参加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1980年被评为‘云南省绿茶品质第一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并...
宜良宝洪茶,这一传承千年的珍稀茶品,以其汤色清亮、清香扑鼻、高香持久以及滋味醇厚的特质而著称。它被誉为“南方嘉木”中的瑰宝,其炒茶之香,堪称一绝,有“屋内炒茶院外香,院内炒茶过路香,一人泡茶满屋香”的美誉流传。宝洪山,这片云雾缭绕的茶山,昼夜温差显著,土壤肥沃,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
昆明宝洪茶始于唐代,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自明嘉靖三十六年至清咸丰年间,宝洪茶都是贡茶,历史上作为贡茶时间最长。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所著《农政全书》中,称“宝洪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陈霆所著《雨山默谈•卷九》称:“宝洪茶为...
宝洪茶,又名十里香茶,产于云南省宜良县城西北5公里外的宝洪寺。属高香型茶树品种、香气高锐持久,鲜叶采下一、二小时即散发出花香,以其高香而著称,加工成品有炒青(宝洪)和烘青(宜春)两个花色品种。作为昆明历史名茶之一的宝洪茶,宝洪茶因山因寺而得名,山寺又因茶而传扬四方。据《中国茶经》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