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安史之乱1.原因:开元末年以后,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 朝政日趋 。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边疆形势也2.过程:755年,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 。 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 。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
1.安史之乱(1)原因①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扩大,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的局面。②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趋于腐败。(2)过程:755年,和其部将史思明在范阳发动叛乱,历时8年,史称“安史之乱” 。(3)影响:唐朝由盛转衰。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外重内轻 (2)安禄山 ...
睢阳一战也成了安史之乱的转折点,战争形势逐渐转换,再加上安禄山晚年疾病缠身,难以作战,只能深居简出,脾气也变得暴戾无常。手下人深受其害,合谋将安禄山送上了西天。安禄山的死亡使得叛军的实力大不如前,继位的儿子安庆绪不堪其用,被唐军打得节节败退。最终朝廷完成了对叛贼的清理,收复了国土。历时八年的...
在安史之乱期间,由于唐朝的统治权威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地方官员和民间组织开始崛起,这也促进了地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形成。 安史之乱后,中国民族文化开始出现多样性和分化性,这也为中国历史上后来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总之,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对于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
由材料一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势力不仅没有消除相反却更加发展唐朝无力彻底消灭安史的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安史之乱时边兵大量内调边防空虚吐蕃南诏乘机进扰因而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又在西北西南加强藩镇就为了巩固统治在内地也实行以方镇藩镇御方镇的方针在关中关东江
一、安史之乱1.原因:(1)开元末年后,朝政日趋,(2)社会各种矛盾尖锐,日益紧张;(3)各地的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失去平衡,形成的局面。2.过程:755年,发动叛乱,起兵反唐。仓皇逃往四川,太子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763年,在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唐朝平定叛乱。3.影响:(1)对造成极大的破坏...
根据所学可知,(1)安史之乱:原因:唐玄宗增置军镇,加强边防,至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①外重内轻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过程:755年,②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763年被唐平定。影响:藩镇割据局面形成;③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唐朝由盛转衰。(2)唐朝的灭亡:875年,黄巢起义...
例2 [2015 • 苏州]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 A. 南朝 B.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点悟]从三国两晋开始江南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唐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至两宋时期南移过程完成。复习时要重点关注各个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安史之乱 ①原因:唐玄宗增置军镇,加强边防,至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___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 ②过程:755年,___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763年被唐平定。 ③影响:藩镇割据局面形成;___被削弱;边防空虚;唐朝由盛转衰。 (2)...
3.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①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节度使权力扩大,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②过程:755年到763年。③影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唐朝由盛转衰C(2)藩镇割据①表现:在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在经济上拥有财权;在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