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 百科释义 报错 季札,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吴国贵族,政治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吴太伯二十世孙,吴王寿梦第四子,吴王诸樊、余祭、夷昧之弟。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州来季子等。季札淡泊权位,有远见卓识。吴王寿梦二十五年(前561年),寿梦临终前想传位于季札,季札力辞。诸樊去世前授命传位于其弟余祭,欲...
《季札挂剑》是一篇讲述春秋时期季札、徐君的典故。该典故讲述了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各国,途中拜访徐国国君,二人相谈甚欢。季札承诺将宝剑赠予徐君,但徐君不幸去世。季札返程途中得知此事,仍坚持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履行诺言。文献 《新序》原文 ①延陵季子②将西聘③晋,带宝剑以过徐君④。徐君观剑...
坚持要季札继位的不只是诸樊,还有吴国人民。“吴人固立季札”,但是季札依然拒绝而“耕于野”。太伯当初建立吴国,也是“国民君而事之”,“数年之间,民人殷富”。而到了季札这里,百姓的愿望也不再重要。那么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呢?他究竟是怕无法像太伯那样让吴国富强,还是满足于让国之名呢?事...
季札以吴国使者的身份周游列国,先去了鲁国、观赏周朝礼乐。随后季札离开鲁国去了齐国,见到了晏子。当时齐国内乱,季札劝说晏子将食邑和职权上交以保全性命,所以晏子免于栾高之难。其后季札离开齐国去了郑国,和贵族子产一见如故,季札预言子产将来执政,告诫他要以礼治国。其后季札离开郑国去了卫国,见了卫国诸...
《季札-孔子推崇的圣人》的面世,填补了先秦史、儒学史、文艺史等多个领域的空白,也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内容简介 季札是春秋时代的风云人物,曾与孔子并称“南季北孔”,让国、观乐、挂剑等故事都传颂。季札可谓礼乐的化身,而中国正是礼乐之邦。季札身上体现的和谐、诚信、礼让、睿智等优秀品质,已经融入到...
季札,姬姓,寿氏,名札,被称为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他是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周朝泰伯的后人。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继承人,但其父太王有意传位给幼子季历以及孙子昌。泰伯这个人呢很孝顺,也很淡泊名利,品德也是十分高尚。为了不让太王为难,他就主动把王位让了出来。当然,他并不...
一、季札不愿意继位为吴王,坚决推脱三次 季札,后来被封为延陵季子,是吴国第19代国君,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吴国在寿梦时期,称王,因此季礼的老爹也叫吴王寿梦。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逐渐强大,而且在申公巫臣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战车和用兵打仗的方法,另外,还开始于中原的各个诸侯国建立了往来,互通使节,用现在...
季札是常州君子人格的开创者、奠基人,也是常州文人雅士的行为标杆、品德典范。季札之后,常州文人君子,层出不穷。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十分敬佩季札,曾作《延州来季子赞》:“季札之贤,有以也夫!此可与知者论,难与俗人言也。”他对常州的君子人格、儒雅之...
简体:季札 繁体:季札 拼音:ji zha 读音:jì zhá 英语:Chi Cha 造句:季札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季 札 组词,组成语:季 札季札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人名。〔见吴季札〕季札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寿梦见其贤而欲立为王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