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 (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联系生活,让...
《孙权劝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4、物塑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5、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与《伤仲永》比较)重...
《孙权劝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
《孙权劝学》教案 9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理解课文内容大意,并背诵全文。 2、在感知语句大意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 3、品味人物对话并说出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 4、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 品味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人物形象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
《孙权劝学》教案篇一 一.教材内容分析 《孙权劝学》一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主要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文章记事简练。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常用文...
教学建议:利用复述和分角色朗读,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理解课文。 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 教案 篇6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 2掌握词语 3、疏通文意 一、导入: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够概括本文的内容,试问是哪个成语? 二、了解作者、作品: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人。
《孙权劝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背诵课文。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4、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
孙权劝学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翻译课文。 2、熟练的朗读课文,最好达到背诵。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