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轲 问牧 民何先/子 思曰/先利 之/曰/君 子之所以教民/亦 有仁义而已矣/何 必曰利(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正确即可)(3)孟子是“重义轻利”;子思是“以利为先” 参考译文:孟轲问:“治理百姓什么是第一位的?”子思说:“叫他们先得到利益.”孟子问道:“贤德的人所用来教育百姓的,也...
翻译古文 刘向的说苑 建本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子思说:“学习才能有长进的,刀要才能使其锋利,我...
初,孟子师子思,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者,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起初,孟轲拜孔为师...
子思说:“仁义原本就是利益!”他指出,仁义不仅是道德规范,更是一种利益。仁义让百姓得到实惠,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上位者不仁慈,百姓就无法安身立命;上位者不正义,百姓便会相互欺诈。这种状况对于社会来说,是最大的不利。《易经》中也阐述了利与义的关系,说“利者,义之和也。”又说“利用...
原句: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释义:子思说:“学能使人变得更加有才,(就像)磨刀石使刀变得锋利,我曾经独自一人深思,不如学习有效;我曾经掂高脚跟来望。出自:《说苑》
子上就自己所治的诸子百家之学向子思请教,子思说:“我们先祖曾教导我们,学习要像圣贤那样,才能具有真才实学;刀必须经过磨刀石的打磨,才会有锋利的刀刃。正因为这样,从前我家夫子大人教育学生都是从《诗经》《尚书》开始的,然后教他们学习礼乐,但不包括诸子百家的杂学,你还有什么向我请教的呢?”子思对子上说:“孔...
曾申谓子思曰:“屈己以伸道乎?抗志以贫贱乎?”子思曰:“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与屈己以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屈己则制于人,抗志则不愧于道。”子思居卫。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子思问之曰:“鳏鱼,鱼之难得者也。子果何得之?对曰:“吾始下钓,垂一鲂之饵鳏过而弗视也更...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曰:“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夫为其...
”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引不已,国无类矣!”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
材料一:悬子问子思曰:“吾闻同声者相求,同志者相好。子之先君见子产,则兄事之,而世谓子产仁爱,称夫子圣人,是谓圣道事仁爱也,吾未谕其人之孰先后也,故质于子,”子思曰:“然,子之问也。昔季孙问子游,亦若子之言也。子游答曰:'以子产之仁爱譬夫子,其犹浸水之与膏雨乎?’康子曰:'子产死,郑人丈夫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