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曰:“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
(1)孟轲 问牧 民何先/子 思曰/先利 之/曰/君 子之所以教民/亦 有仁义而已矣/何 必曰利(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正确即可)(3)孟子是“重义轻利”;子思是“以利为先” 参考译文:孟轲问:“治理百姓什么是第一位的?”子思说:“叫他们先得到利益.”孟子问道:“贤德的人所用来教育百姓的,也...
初,孟子师子思,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者,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起初,孟轲拜孔为师...
子思说:“仁义原本就是利益!”他指出,仁义不仅是道德规范,更是一种利益。仁义让百姓得到实惠,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上位者不仁慈,百姓就无法安身立命;上位者不正义,百姓便会相互欺诈。这种状况对于社会来说,是最大的不利。《易经》中也阐述了利与义的关系,说“利者,义之和也。”又说“利用...
“穆公谓子思曰:‘县子言子之为善,不欲人誉己,信乎?’子思对曰:‘非臣之情也。臣之修善,欲人知之。知之而誉臣,是臣之为善有劝也,此所愿而不可得者也。若臣之修善而人莫知,莫知则必毁臣,是臣之为善而受毁也,此臣所不愿而不可避者也。若夫鸡鸣为善,孜孜以至夜半,而曰不欲人之知,恐人之誉己...
子思问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可以做官领取俸禄(集解孔安国曰:“谷,禄也。邦有道,当食禄。”),却不能有所见树。国家政治黑暗,做官领取俸禄,却不能独善其身,就是耻辱(集解孔安国曰:“君无道而在其朝,食其禄,是耻辱也。”)”。 子思说:“好胜、自我夸耀、怨恨、贪欲都没有显现出来,可以算是做...
子上就自己所治的诸子百家之学向子思请教,子思说:“我们先祖曾教导我们,学习要像圣贤那样,才能具有真才实学;刀必须经过磨刀石的打磨,才会有锋利的刀刃。正因为这样,从前我家夫子大人教育学生都是从《诗经》《尚书》开始的,然后教他们学习礼乐,但不包括诸子百家的杂学,你还有什么向我请教的呢?”子思对子上说:“孔...
译文: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
原句: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释义:子思说:“学能使人变得更加有才,(就像)磨刀石使刀变得锋利,我曾经独自一人深思,不如学习有效;我曾经掂高脚跟来望。出自:《说苑》
魯穆公問於子思曰:「何如而可謂忠臣?」 子思曰:「恒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 公不悅,揖而退之。成孫弋見,公曰:「鄉者吾問忠臣於子思,曰:『恒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 成孫弋曰:「唉,善哉言乎!夫為其君之故殺其身者,嘗有之矣。恒稱其君之惡,未之有也。夫為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