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道情戏是河南省太康县的戏曲剧种之一。道情戏源于道教乐歌。因道士唱乐歌时配以鱼皮筒鼓伴奏,故古时称“鱼鼓道情”,俗称“道情筒子”。明清之际在皖北地区流行,和阜阳一带民间小调“莺歌柳”融合后,形成曲艺说唱艺术。当时的演唱只限于单口说唱,伴奏也只有便于携带的鱼鼓和简板。发展历程 清代后期,约在1860年...
太康道情是河南珍稀剧种,历史悠久,分布在太康及其周边地区。道情戏以唱为主,剧本多唱词而少插白。演唱时男女唱腔都用真嗓,咬字清晰。其曲调纯厚朴实,唱词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道情的表演、化妆和服饰与其他剧种差别不大,主要区别是道情注重唱功,善演喜剧,其演员不习武功,科班也无武科,没有严格的行当区分。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I5MDMxODg0OA==.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Ugc_1.dscreenshot, 视频播放量 13472、弹幕量 5、点赞数 38、投硬币枚数 7、收藏人数 77、转发人数 57, 视频作者 己卯年甲戌月,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太康道情【访苏州】“进城”一折
太康道情又称渔鼓戏,是汉族的民间戏曲剧种。它历史悠久,源于春秋远古时代,在河南太康及周边地区分布。太康道情在清末至民初成熟,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它体裁众多,剧目丰富,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音乐、表演、唱腔三大类,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五大品种。音乐 太康道情的音乐分为弦乐...
道情戏(太康道情戏)道情戏(太康道情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道情戏(太康道情戏)”项目保护单位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评估合格。
南宋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太康道情、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节目列表 正序 | 倒序 174太康道情-眼望着蓝衫心一痛 王春霞 294太康道情-尊一声老...
太康道情《四大嫂逛太康》表演唱 是在优酷播出的综艺高清视频,于2011-12-30 18:47:52上线。视频内容简介:2012新春,召开太康籍周口老乡恳谈会。该节目属会上的重要内容之一。
太康道情 是在优酷播出的文化高清视频,于2020-06-11 09:01:19上线。视频内容简介:太康道情名家罗爱华、罗阿丽《王金豆借粮》
《太康道情》由河南戏曲资料室创作,目前已更新1个节目,包含太康道情《李天保娶亲》满天乌云风吹散(张海亮)等内容。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用声音服务美好生活,更多好内容尽在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