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道情戏是河南省太康县的戏曲剧种之一。道情戏源于道教乐歌。因道士唱乐歌时配以鱼皮筒鼓伴奏,故古时称“鱼鼓道情”,俗称“道情筒子”。明清之际在皖北地区流行,和阜阳一带民间小调“莺歌柳”融合后,形成曲艺说唱艺术。当时的演唱只限于单口说唱,伴奏也只有便于携带的鱼鼓和简板。发展历程 清代后期,约在1860年...
太康道情戏,河南地方戏曲剧种。旧称“坠子嗡”“灶火头戏”,流入开封后,曾一度更名为“五阳调”,主要流行于豫东、豫皖边界等地区。太康道情戏传统剧目有《王金豆借粮》《撕蛤蟆》《打万监生》《劝邻》《雷宝童投亲》等一百六十多个。其角色行当丰富,生行根...
抖音太康道情天下第一团太康道情戏是中国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及周边地区。道情戏源于道教乐歌。因道士唱乐歌时配以鱼皮筒鼓伴奏,故古时称“鱼鼓道情”,俗称“道情筒子”。太康道情戏始于明末清初,明清时在皖北地区流传,清代后期从沈丘一带传入太康,形
太康道情又称渔鼓戏,是汉族的民间戏曲剧种。它历史悠久,源于春秋远古时代,在河南太康及周边地区分布。太康道情在清末至民初成熟,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它体裁众多,剧目丰富,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音乐、表演、唱腔三大类,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五大品种。音乐 太康道情的音乐分为弦乐...
道情戏(太康道情戏)道情戏(太康道情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道情戏(太康道情戏)”项目保护单位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评估合格。
太康道情就是这样一个小众、稀有的剧种。它历史悠久,源于春秋远古时代的民间戏曲艺术,后在豫东大地生根发芽,广泛分布于河南周口太康县及其周边地区。“少锄二亩地,也要听听太康道情戏”“宁叫面发酸,也要看看太康道情班”……在李艳灵的回忆里,一直到过去几十年,道情戏在河南当地都颇为流行。但最近这些年,...
状态不对 要自救,不要因为一件事耽误太久….#太康道情侯真珍 #太康道情天下第一团 #青年戏曲传播者 #传递戏曲文化 #台前幕后 @侯真珍· 2024年10月4日侯真珍 01:04 275 9.14-9.16到漯河市临颖县固厢乡大屈村演出三天七场大戏 欢迎家人们前来观看指导 ️#太康道情侯真珍 #太康道情天下第一团 #青年戏曲...
太康道情谱系,有四个班,六代传承人,再加道情音乐调式和配器的传承人分为四个部分。现有健在名老艺人31人是道情的第四代传承人,第五代、第六代是现太康道情剧团的主要骨干力量。 荣誉满载的太康道情目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而陷入困境,党和政府给予很多支持,做了许多发掘、抢救...
南宋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太康道情、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节目列表 正序 | 倒序 174太康道情-眼望着蓝衫心一痛 王春霞 294太康道情-尊一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