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教又分为化仪四教和化法八教! 化仪四教分为: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 顿教就是世尊初成道时给大根性人所说的佛法,这些大菩萨在过去已经修学了无量佛法,在听闻一乘顿法之后可以很快就得入一乘。 渐教就…
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主要以五时中方等与般若二时中所宣说的因缘即空、无生四谛为教旨。有关通教“通”的含义,高丽谛观法师在《天台四教仪》中说:“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名通教;又从当教得名,谓三人同以无言说道,体色入空,故名通教。”这一段文字与智者《...
圆教顿见中道,而别教需要一步步次第的进入中道,这也是说别教菩萨是钝根的原因所在。 别教的三宝,坐莲花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的佛为佛宝;无量四谛、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等是法宝;钝根菩萨是为僧宝。 天台八教丨五时八教的名称由来(一)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判教的活动在魏晋时代已经开始进行,南北朝时代众说纷纭,集其大成而影响深远者,则首推智者大师之判教论说。他所主张的判教说差不多成为了后来中国佛教中判教论说之代表。天台宗之判教,是将被认为是佛陀所有的教法,分别从3个角度来分类:Ⅰ.从说法的时间先后次序─── 五时 Ⅱ.从说法的方式─────...
天台八教大意 前佛后佛。自行化他。究其旨归。咸宗一妙。佛之知见。但机缘差品应物现形。为实施权故分乎八。顿渐秘密不定化之仪式。譬如药方。藏通别圆所化之法譬如药味。初言顿者。从部得名即华严也。佛垂迹化尘劫叵量因。寿倍之果宁可喻。且从今日一期降生托阴摩耶。主伴互为唯资大法。譬如日出先照...
天台宗(法华宗) 天台宗为智顗(yi)所创,因智顗长期住持的修禅寺位于天台山而得名,又因其根本经典是《妙法莲华经》而被称为法华宗。推崇龙树(印度讲中观方法的人)为初祖。判教:根据某种义理的深浅以及… 视界心理 汉传佛教八大祖庭 源自blog of sina(2018-11-03 17:55:13)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的研习者根据...
藏教的度化对象,包含三种根性,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障重慧浅、不受大乘,皆是三界内的钝根。但这个“钝”字,只是相对于同属界内,而根性较利的通教而言。跟我们凡夫相比,藏教人能断惑证真、转凡成圣,人天道中无人能及,故绝无轻慢之理。三、藏教所诠释的道理 藏教所诠释...
1、天台宗之五时分说 2、天台宗之八教 3、化法四教 4、由因缘境明四教 5、由四谛明四教 6、由二谛明四教 1、天台宗之五时分说 华严时 阿含时 方等时 般若时 法华时 通说 别说 2、天台宗之八教 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 化法四教:藏教、通教、别教、圆教 化仪与化法,是形式与内容不可...
天台八教大意一卷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 天台八教大意 前佛后佛。自行化他。究其旨归。咸宗一妙。佛之知见。但机缘差品应物现形。为实施权故分乎八。顿渐秘密不定化之仪式。譬如药方。藏通别圆所化之法譬如药味。初言顿者。从部得名即华严也。佛垂迹化尘劫叵量因。寿倍之果宁可喻。且从...
化仪四教 “化仪”,是指佛陀教化众生所用的形式与仪则;“四教”,分别为: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意为佛陀根据众生的心性特点,以及接受程度,用顿、渐、秘密、不定四种方法引导教化。以下为分别解释四教。一、顿教 顿,就是不经历渐次调熟,直说佛所自证的大乘实相之法。所谓说者顿说,悟者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