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历朝历代都会对这些运河进行疏浚,或者改道,甚至新开凿一些运河。汉朝就疏浚了鸿沟中的部分河道,称之为“汴河”。后来的曹魏、北魏、北周等北方王朝也在不断疏浚河道。在统一的时代,南北河道更加畅通;在分裂的时代,南北河运可能不那么畅通,但总体也可以通航。例如东晋的北伐军队就经常沿着运河进攻到北方的河...
大运河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继起的唐朝享受了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红利,盛唐气象有很大一部分功劳应该归于这条大运河。由于从洛阳到长安的运粮难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唐朝皇帝一度越来越频繁地去洛阳“就食”,就是皇帝带着一大堆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去洛阳吃饭。唐高宗在位27年,在洛阳“就食”时间长达一半;武则天在位20年,18年都在洛...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 、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京杭大运河,中国最伟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中国南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如今,它依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连接南北、运输物资的重要角色,也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京杭...
京杭大运河:千年水运脉络的历史真相 京杭大运河,这条绵延1794公里,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的伟大工程,堪称世界运河之冠,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运输的关键大动脉。然而,提及它的开凿者,不少人会不假思索地认定是隋炀帝杨广,甚至将此视作隋炀帝的不朽功绩。但倘若深入探究京杭大运河的悠长历史,便会惊觉事实并非如此...
一、大运河起源和发展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历经千年沧桑,依然生生不息。它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吴王夫差为伐齐国而开凿的邗沟。隋朝时,隋炀帝大幅扩修改建,使其成为贯通南北的重要运河。元朝时,再次翻修,使运河直达北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1、春秋时期:京杭大运河最早的部分可追溯...
一 京杭大运河长江以南的河段,地跨苏南、浙北,长323.8公里,俗称江南运河。其中杭州段北起塘栖,南至三堡,长约39公里。江南运河的开凿,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据《越绝书·吴地传》记载,吴越争霸时期的“百尺渎”即为沟通太湖和钱塘江的人工水道。秦统一六国后,开通了从今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的陵水道。隋大业六...
京杭大运河:隋朝的伟大工程,传承千年的惊世之作!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起始于隋朝,经过多个朝代的不断完善和扩展,最终形成了现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黄金水道。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运河的修建背景、过程以及其对中国历史和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在隋朝建立之前,中国...
京杭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自开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流域。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等省市,全长约1800千米。京杭运河全程分为七段: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