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于公元前486年下令开凿邗沟,连通了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奠定了大运河的基础。 隋朝时期,隋炀帝征发百万民工,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和重修了江南运河,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的庞大运河体系。 元代改线与完善 元代全国政治中心...
京杭大运河,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兴于元、明、清,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反馈 收藏
京杭大运河历史背景60字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服务于军事目的,后历经隋唐至元明清各代拓展、联通,成为连结南北政治中心及经济区域的重要漕运通道,促进了文化和物资交流。©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京杭大运河在元朝时期成为连接首都与南方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这条运河不仅为元朝的南北贸易与行政管理提供了极大便利,更对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历史事实强调了在现代世界中,交通通道的建设与畅通对于地区合作、经济繁荣以及政治稳定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合作与互利共赢 元代京杭大运河的繁荣发展离不开...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文化价值。京杭大运河的修建背景和历史沿革如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国,开凿了邗沟,这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隋朝:隋炀帝时期,对大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扩修和贯通,连接了南北。●元朝:元朝定都北京后,对...
2014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背景 文化交流 黄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摇篮,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它的中下游中原地区是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最发达、最昌明的区域,也是人口最稠密,政治思想最为活跃的所在。黄河自西向东的流向,便于东西横向联系,而...
来自 万方 喜欢 0 阅读量: 23 作者: 徐皓 摘要: "文化线路"的发展背景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拥有悠长历史的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古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资源就显得弥足珍贵,大运河凭借其悠久性,文化价值高,典型性的特点,当选我国线形区域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作. 年份: 2020 ...
刘怡 ,雷耀丽 . 建筑与文化 . 2020,第011期 6. 历史文物建筑保护与城镇建设发展——以河北省临城县“普利寺塔”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规划工程为例 [C] . 李路轻 . 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 2007 7. 基于文化线路背景下的京杭大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保护研究 [A] . 管杰 .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