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江苏段位于大运河中部,包括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和通济渠江苏段,是大运河全程通航里程最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保存状况最好、利用率最高的河段。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在江苏调研考察时指出,“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与万里长城、金字塔、佛加雅大佛塔同被列为世界上最宏伟的四大工程,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历经2500多年,京杭大运河并没有成为历史遗迹,而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
作为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江苏有遗产点段28处,占总数的三分之一,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密集。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即日起,中国大运河平台、现代快报将推出“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年”系列报道,推介分布在大运河沿线的世界文化遗产点段,讲述其在这十年间的变化,回望历...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大运河,千年涛声回荡新时代——写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 站在洪泽湖大堤上,眼前70多公里长的岸线水阔天青,浩瀚的湖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大运河。作为大运河江苏段28处遗产要素之一,这段世界上最长最宽的人工河堤,如今已成为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它曾经的繁荣与变迁,都在2014...
大运河申遗成功后,遵循修旧如旧的理念,近年来,这里完成了保护性修复,拓展了航道,并打造了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桥上行人桥下舟,茶香酒馥曲无休”的诗意场景由此再现。今年75岁的费玉根老人,他的家就在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小时候跟随父母在大运河上跑船,退休前从事运河船只的维修管理工作,他亲眼见证了这些...
2014年,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4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摄影 宋峤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三个部分,全长3200公里,地跨35座城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从...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2014年的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扬州市文联主席,曾任大运河联合申遗办专职副主任的姜师立当年亲身参加世界遗产大会。见证大运河申遗成功时刻的他,十年后再次追忆申遗往事时对记者表示,“决胜多哈的惊心动魄与骄傲荣光,依旧激荡人心。”三湾公园 ...
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 中国大运河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夜景(2021年6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申遗成功十年来 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 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其中7处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处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除了历史遗迹 ...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绵延近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