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芒萁,中药材名。本品为蕨类里白科大芒萁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et Chiu,以髓心、嫩苗入药。功能主治为:解毒止血。外用治蜈蚣咬伤,外伤出血。来源 本品为蕨类里白科大芒萁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et Chiu,以髓心、嫩苗入药。性味归经 微甘,平。肝经。功能主治 解毒止血。外用治蜈蚣咬伤,外伤出血...
【药名】:大芒萁 【拼音】:DAMANGQI 【来源】:为里白科植物大芒萁的嫩苗及髓心。 【功效】:解毒止血。 【主治】:用于蜈蚣咬伤、鼻衄及外伤出血等症。 【性味归经】:微甘,平;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外用;适量捣敷。 【别名】:大羽芒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
大芒萁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止血。 大芒萁主治 主治蜈蚣咬伤;鼻衄;外伤出血。 大芒萁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大芒萁药用部位 为里白科植物大芒萁的嫩苗及髓心。 大芒萁选购保存 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芒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植物,在南方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湖南大山上,芒萁可以说多到没法落脚。芒萁是酸性土壤指示植物,所以它特别喜欢生长在强酸性红壤丘陵以及松树林下。芒萁的价值 在很多人的眼中,芒萁是毫无价值的,事实上恰恰相反。其实芒萁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植物,今天笔者就给它梳理出来了4大作用。第一、芒萁...
大芒萁(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 P.S. Chiu)是白科芒萁属植物。它的根状茎横走,坚硬且木质,呈红棕色,覆盖着棕色毛,这些毛有关节,成簇伏生。大芒萁的药用部位主要是髓心和嫩苗,味道微甘且涩,性质平和。它主要用于解毒止血、祛瘀和利尿等疾病,可以用于治疗尿道炎、外伤出血,以及外用于蜈蚣咬伤。0 0 ...
大羽芒萁(Dicranopteris splendida (Hand.-Mazz.) Ching),里白科芒萁属植物,产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2000-2800米疏林下或林缘。缅甸北部有分布。形态特征 植株高70-100厘米。根状茎横走,粗约2.2毫米,和根同被锈毛;柄长22.5-27.5厘米,圆柱形,粗2-2.5毫米,棕色,光滑;叶轴二至四回假两叉分枝,...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芒萁的四大重要作用及其价值。1. 生态保护 芒萁作为一种蕨类植物,对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由于其根茎发达,叶片宽大,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防止水土流失。此外,芒萁的生长环境多样,从低海拔的森林到高海拔的灌木丛,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这使得它在保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
【藥名】:大芒萁【拼音】:DAMANGQI【來源】:為里白科植物大芒萁的嫩苗及髓心。【功效】:解毒止血。【主治】:用於蜈蚣咬傷、鼻衄及外傷出血等症。【性味歸經】:微甘,平;肝經。【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外用;適量搗敷。【別名】:大羽芒萁(《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
大芒萁 大芒萁为蕨类里白科大芒萁;解毒止血。外用治蜈蚣咬伤,外伤出血。 【别名】大羽芒萁 【来源】蕨类里白科大芒萁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et Chiu,以髓心、嫩苗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性味】微甘,平。 【功能主治】解毒止血。外用治蜈蚣咬伤,外伤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