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全文及译文)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 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 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
春秋·曾子《 礼记·大学 》原文: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礼记·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主要论述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原文约2000余字,系统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儒学思想体系。以下是核心内容节选及白话翻译: 一、三纲领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翻译: 求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彰显自身...
《礼记大学》原文如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导语: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曾子作。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大学原文注释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
《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据断代史学家班固在“《记》百三十一篇”下自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
《礼记·大学》原文及翻译的核心在于阐述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体系,强调修身是治国的根本,并通过“三纲领”“八条目”构建了从个人修养到社会治理的完整路径。以下从原文、翻译及核心思想三方面展开说明:一、原文与翻译对照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
教育名著|《大学》原文+译文 《大学》出自《礼记》,思孟学派写的关于论述大学之道的著作。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礼记 ·大学》全文译文朗诵 《大学》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 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 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