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杨善洲在保山地委书记任上退休后,并未选择进省城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而是毅然决定回到老家施甸姚关的大亮山,投身于义务植树造林的伟大事业中。他带领17名职工,驱赶着18匹骡马,踏上了当时森林覆盖率仅不足17%的大亮山。经过22个春秋的辛勤耕耘,大亮山终于焕发出勃勃生机,森林覆盖率飙升至97%以上,成...
如今,大亮山荒山变成了绿山,断流多年的溪谷又流出了清泉,大亮山涵养了充足水源,有水源保护点316处,解决了酒房、旧城、姚关3个乡镇11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的饮水问题。此前,大亮山周边村庄没有电,村民们还使用煤油灯,杨善洲给大家带来了12公里长的高压输电线路,让周边村寨的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大亮...
1999年,杨善洲在山上工作时,不慎踩到青苔滑倒,导致左腿粉碎性骨折。许多人以为他会在山下安心休养,然而仅仅半年后,他便拄着拐杖,再次踏上了大亮山的征程。经过22年的不懈努力,大亮山重新焕发生机,绿意盎然:共计6万亩的人工造林、6万亩的杂木林、700多亩的茶叶园、50亩的澳洲坚果林以及100亩的美国山核...
1988年3月退休后,他践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带领大家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把荒山变成了绿洲。 地处施甸县南边海拔2619米的大亮山,是杨善洲家乡最高的山。他16岁时父亲病逝,和守寡的母亲艰难度日,母亲常常...
从荒地变为价值数亿的“林海”——云南保山施甸县大亮山林场。今日国土 河北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海湾战争时,中国货轮撞水雷下沉,竟然被一条鲨鱼解救 五哥探世界 15跟贴 打开APP 司马南:德国含血饮恨 中国到那一步咋办? 司马南频道 1687跟贴 打开APP 70岁以后的老人,不要逢人就说这四句话,这是老...
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为了兑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诺言,主动放弃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卷起铺盖一头扎进大亮山,带领大家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5.6万亩人工林、1.6万亩杂木林如今根深叶茂,大亮山重新披上了绿装。 在李雪健主演的电影《杨善洲》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山里的老倌从山下挑了两桶水往山上赶...
有这样一位老人,退休后一头扎进山秃水枯的大亮山,用了整整22年,把5.6万亩荒山变成了价值3亿元的莽莽林海,这位老人就是云南省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 2010年7月,杨善洲最后一次到林场, 在他曾经的办公室兼宿舍里 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云南省施甸县县委书记、保山地委书记等职,他几十年如一日,...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27日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中铁十五局集团四公司承建的云南省云临高速公路全线第一长隧——大亮山隧道施工取得新进展,隧道单端累计掘进突破15000米,为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据中铁十五局集团四公司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大亮山隧道是云南云县至临沧高速公路全线第一长隧,也是全线的...
●从33年前,杨善洲带着人在山秃水枯的大亮山种下第一棵树,到如今数万亩成材林郁郁葱葱;从一个国社联营林场到全国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30多年间,在善洲精神的照耀下,大亮山,已不只是一个涵养水源、培养林木的林场,更是一块承载着初心使命的精神高地。在这里,与数万亩华山松一...
大亮山位于施甸县南部,距县城40公里,横跨万兴、酒房、旧城三乡镇。就在大亮山东部4公里处,有一个静谧、安逸的小山村叫做“和尚田”,它被密林深山紧紧包裹,如同襁褓中的婴儿,被大自然母亲抱在怀中。 和尚田是深藏于茫茫林海中的一个居民点,是大自然得遗珠,隶属施甸旧城乡芭蕉林村,距乡政府15公里。海拔1900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