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乌泡Dà Wū Pào 别名 大红黄袍、乌袍、倒生根、黄水泡、无刺乌泡、糖泡叶、马莓叶、老牛黄泡、乌泡、牛毛泡刺、六月泡 功效作用 清热利湿,止血接骨。用于感冒发热、肠炎,痢疾,咯血,衄血,风湿骨痛。 英文名 Root of Multibract Raspberry 始载于 《贵州草药》 毒性 归经 脾经、肝...
大乌泡中药信息 基础信息 别名:老牛黄泡、乌泡、牛毛泡刺、六月泡、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祛风湿。主感冒发热,咳嗽咯血,鼻衄,月经不调,外伤出血,痢疾,腹泻,脱肛,风湿痹痛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大乌泡的根或全草。 原形态:大乌泡灌木,高2-3m。茎粗壮,密被黄色绒毛和散生极...
【附方3】骨折(闭合性)药方组成:鲜大乌泡根、鲜野葡萄根皮、接骨木根皮各适量。用法:将这些药材共捣烂,加入酒炒热后,在手法复位后敷在患处,再用小夹板固定,每日换药一次。【附方4】外伤出血、黄水疮药方组成:大乌泡叶适量。用法:将叶片烘干后研成细末,直接干洒在患处;对于外伤出血,也可以将鲜叶捣烂...
药方组成:大乌泡叶适量。 用法烘干,研细末,干洒患处;外伤岀血也可将鲜叶捣烂,外敷伤处。 【附方5】细菌性痢疾 药方组成:鲜大乌泡根100克,金银花叶30克,鲜仙鹤草根50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附方6】咳嗽咯血 药方组成:大乌泡...
1、针对咳嗽带血且伴有四肢无力的情况,可以使用鲜大乌泡100克、鲜苦刺头50克以及葵花杆心25克,共同煎煮成浓汁,每日分四次服用,每次饮用一茶杯。2、若患有痢疾,则可尝试使用鲜大乌泡根皮150克、鲜龙芽草根100克和鲜白金条根50克进行煎煮,煎好的药水每日服用三至四次,每次饮用两小酒杯。外用方法 大乌...
制剂:龋齿宁含片:由竹叶椒根、灵香草、大乌泡、山刺莓等数味药组成,经加工提取制成片剂,用于龋齿痛,牙周炎,牙龈炎等。(《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 选方:1.治痢疾鲜大乌泡根皮60g,鲜龙芽草根30g,水煎服。 2.倒经大乌泡根、倒触伞根各30g,茅草根、金银花藤各15g,煎水对糖服。 3.咳嗽带血、四肢无力鲜...
大乌泡的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止血接骨。大乌泡主治用于感冒发热、肠炎,痢疾,咯血,衄血,风湿骨痛。 大乌泡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25~50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大乌泡选方1、治咳嗽带血,四肢无力:鲜大乌泡100g,鲜苦刺头50g,葵花杆心25g。加水煎成浓汁,每日服四次,每次一茶杯。 2、治痢疾:鲜大乌泡根皮150...
大乌泡 别名 天刺乌泡、马莓叶。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大乌泡 Rubus multibracteatus Lévl.et Vant.的根或全株。 植物形态 灌木。茎粗壮,密被黄色柔毛或散生极短钩刺。单叶互生,叶柄被黄色柔毛;叶片近圆形,掌状7~9浅裂;上面有短毛和小突起,下面被黄色绒毛。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被黄色绒毛...
大乌泡,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一种神秘的草药?其实,它有很多别名,比如倒生根、黄水泡、无刺乌泡、糖泡叶、马莓叶、大红黄袍、乌袍等等。这种植物的性味是味苦,性凉,归脾、肝经。 大乌泡的功效与作用 🌿大乌泡的主要功效是清热利湿和止血接骨。感冒发热、肠炎、痢疾、咯血、衄血、风湿骨痛等症状都可以通过它...
🌿 来源:大乌泡是蔷薇科植物大乌泡的叶子,它的来源非常独特,是自然界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生境:这种药材通常生长在路旁的灌木丛中,夏秋季节是采收的最佳时机。🌿 药性:大乌泡性冷,味涩,归入热经,是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止血、接骨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