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乌泡Dà Wū Pào 别名 大红黄袍、乌袍、倒生根、黄水泡、无刺乌泡、糖泡叶、马莓叶、老牛黄泡、乌泡、牛毛泡刺、六月泡 功效作用 清热利湿,止血接骨。用于感冒发热、肠炎,痢疾,咯血,衄血,风湿骨痛。 英文名 Root of Multibract Raspberry 始载于 《贵州草药》 毒性 归经 脾经、肝...
大乌泡 中药信息 基础信息 别名:老牛黄泡、乌泡、牛毛泡刺、六月泡、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祛风湿。主感冒发热,咳嗽咯血,鼻衄,月经不调,外伤出血,痢疾,腹泻,脱肛,风湿痹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大乌泡的根或全草。
药方组成:大乌泡叶适量。 用法烘干,研细末,干洒患处;外伤岀血也可将鲜叶捣烂,外敷伤处。 【附方5】细菌性痢疾 药方组成:鲜大乌泡根100克,金银花叶30克,鲜仙鹤草根50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附方6】咳嗽咯血 药方组成:大乌泡...
大乌泡,这一自然界的瑰宝,不仅拥有令人惊艳的外观,更蕴含着深厚的药用价值。在传统医学中,大乌泡被用于应对多种病症,包括外伤出血、痢疾、腹泻等,是传统草药中的重要成分。 其学名为大乌泡,别名大红黄袍、乌袍,源自蔷薇科悬钩子属。每年,当大乌泡成熟时,那满树的红果如同繁星点点,既赏心悦目又令人心...
大乌泡,这一蔷薇科落叶小灌木,在江南的许多地区都有它的身影,特别是在山区,它显得尤为常见。当果实成熟时,其酸甜可口的味道令人难以抗拒。由于大乌泡浑身长满刺,因此它的果实也被形象地称为“刺儿泡”。在农村,人们更习惯称它为大乌泡。无刺乌泡,这一别名多样的植物,实际上指的是同一种植物,包括黄...
大乌泡具有清热、止血、祛风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咯血、鼻衄、月经不调、外伤出血等症状。在用法上,大乌泡可以煎汤内服,每次10-30克,或者适量外用捣敷或研末敷。验方荟萃 详细的验方包括使用大乌泡与其他中药材组合用于治疗多种病症,如倒经、脱肛、闭合性骨折、外伤出血和细菌性痢疾。这些配方...
中药名: 大乌泡 类别: 苗药 民族药名: 真溜杠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药材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大乌泡的叶。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功效: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止血。 主治: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咯血,妇女倒经,月经不调,腹泻,风湿痹痛。(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1、针对咳嗽带血且伴有四肢无力的情况,可以使用鲜大乌泡100克、鲜苦刺头50克以及葵花杆心25克,共同煎煮成浓汁,每日分四次服用,每次饮用一茶杯。2、若患有痢疾,则可尝试使用鲜大乌泡根皮150克、鲜龙芽草根100克和鲜白金条根50克进行煎煮,煎好的药水每日服用三至四次,每次饮用两小酒杯。外用方法 大乌...
大乌泡,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一种神秘的草药?其实,它有很多别名,比如倒生根、黄水泡、无刺乌泡、糖泡叶、马莓叶、大红黄袍、乌袍等等。这种植物的性味是味苦,性凉,归脾、肝经。 大乌泡的功效与作用 🌿大乌泡的主要功效是清热利湿和止血接骨。感冒发热、肠炎、痢疾、咯血、衄血、风湿骨痛等症状都可以通过它...
大乌泡 大乌泡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大乌泡以根及全株入药,清热利湿,止血接骨,用于感冒发热、肠炎,痢疾,咯血,衄血,风湿骨痛。 【拼音名】Dà Wū Pào 【别名】大红黄袍、乌袍 【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大乌泡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 et Vant.以根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