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4月末,我国外储规模达32008亿美元,依然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外汇局指出,2024年4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专家指出,4月份,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国际金融市场再...
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3万亿美元左右的外储规模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王青判断,后期伴随美联储持续降息,美元指数上升空间不大;在全球金融环境转向宽松的前景下,类似8月初日股暴跌的情况属于小概率事件,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大幅下跌的风险较小。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储规模还会保持基本稳定。另外经济基本面方面,...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8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继续增加较多,主要反映了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升温的背景下,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的正估值效应。美元指数8月跌幅超2% 记者注意到,8月,美元指数从月初的104.0583一路波动下行,至月末跌至101.7320,跌幅为2...
外汇储备,简称外储,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外汇储备的主要构成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以及其他外汇资产等。 外储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首先,充足的外汇...
分析普遍认为,外汇储备规模创新高,首先是因为汇率方面,2023年12月美元指数下跌,日元等非美货币对美元汇率不同程度升值,相关资产折算成美元后,出现账面浮盈;其次,资产价格方面,市场对美联储、欧央行的货币政策预期明显转变,美国、欧洲等债券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其中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4.4%。回顾2023年全年,中国...
比如,某国拥有1000亿元人民币外储,汇率为6.8时1000亿元人民币换算为147.1亿美元,贬值至7.2时只能换算为138.9亿美元了。同样的1000亿元外储因人民币贬值少了8.2亿美元,让人民币“吃亏”。第二,部分国家出于投资效率考虑暂时置换了一些人民币外储。国家有时候同个人一样需要考虑投资效率,人民币贬值相当于...
最后,考虑近期外汇占款规模比较稳定等因素,估计6月交易因素对外储规模影响不大。由此,主要是6月美元指数上升与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整体上涨效应相互抵消,当月外储规模略有下降。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小幅下降,主要反映了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月,在主要经济体经济...
原标题:21解读|中国外储连续11个月站稳3.2万亿美元大关,央行六度暂停增持黄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1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610.50亿美元,较9月末的33163.67亿美元,减少553.17亿美元,降幅为1.67%。值得注意的是,尽管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
事实上,在美联储降息即将从预期照进现实的当下,金价的未来上行空间是市场关注的一大焦点。8月2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球央行行长会议上发表讲话,正式确认“政策调整的时机已经到来”。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已成定局。而最新公布的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进一步加大...
中国外储连续18年世界第一 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80亿美元,自2023年7月后再度升至3.2万亿美元以上,较2023年11月末上升662亿美元,升幅为2.1%,较2022年12月末上升1103亿美元,升幅为3.5%。自2006年起,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18年稳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本文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