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虽然不太愿意听取建议,但他对夏原吉的忠诚和职业操守产生了尊重。他意识到,这个人是他不能轻易放弃的珍贵财富。朱棣说:“夏原吉是真的忠诚于我啊。”朱高炽同样依赖夏原吉,朱高炽并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善于骑马打仗,他的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夏原吉成了他的得力助手,一同去考察百姓疾苦。在一次考察中,朱棣吩...
仁宗朱高炽即位,夏原吉才得以恢复官职,成为“仁宣之治”的主要实施者之一。仁宗洪熙年间所有的减赋政策几乎都出自夏原吉之手。夏原吉最早向仁宗建议首先应该赈济饥荒,减轻赋役,并罢除西洋取宝船以及往云南、交趾采办等事以舒民力,这些建议都被仁宗采纳。仁宗又提升...
7、夏原吉对各项纷繁杂事,从容、尽心尽责地处理 永乐八年(1410年),皇上北征,夏原吉辅佐太孙留守北京,总管行在所九卿事务。 当时各部门刚刚创建,每天早上,夏原吉进去辅佐太孙处理各项事务。 退朝后,各部的郎官和御史又围上来请示。 夏原吉一边回答一边手批,不动声色。 户部事务非常繁忙,他都能从容处理。 北自行在所,...
朱棣觉得夏原吉是“爱”他的,可他压根儿就不晓得,夏原吉压根就没“爱”过他,原因在于夏原吉自始至终,“爱”的都是整个天下。朱棣喊出的这个夏原吉呀,如果深挖一下呢,那可是挺有意思的。夏原吉生于元末那会儿,那会儿民生特别疲困,社会矛盾那叫一个异常尖锐,天灾人祸老是不断,老百姓过日子那是相当艰难,...
最重要的是,夏原吉任职期间是在洪武和永乐年间,这才是奇迹的根源。众所周知,朱元璋是穷人出身,年少时吃尽了人世间的苦头,平生最痛恨贪官污吏。因此,他当上皇帝以后,对于贪腐行为零容忍,弄出了许多规定来防止朝廷官员贪赃枉法。其中有一条是但凡贪污六十两以上的银子,不用坐牢了,一律直接枭首(即砍头)。却...
从洪武二十五年到洪武三十一年,夏原吉在这个职位上任职五年。也就是说,夏原吉从进入官场的那一刻开始,做的就是财政工作。我其实很佩服朱元璋看人的水平。如果你去细数明初那些历仕几朝的重臣,有相当一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朱元璋的另眼相看,并被刻意加以培养。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明惠宗朱允炆继位,...
【早年夏原吉】夏原吉,字维喆,谥号忠靖,祖籍江西德兴,在明朝历史上与蹇义齐名。据《皇明通纪》记载,有人他夏原吉是屈原的转世之身,夏父夏时敏不愿意儿子重蹈屈原的覆辙,于是起名:原吉。夏时敏出生于书香世家,家风纯正,早年间家境优渥,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迫于贼寇猖獗,不得不带着妻子举家逃窜。抵达湘阴后...
公元1424年8月12日,一代雄主朱棣在北征蒙古的路上病入膏肓。到了榆木川,朱棣在极度的病痛中对左右狂呼着“夏原吉”。而此时这个夏原吉,却早已被朱棣押入死牢,等候发落。那么,夏原吉为何会被朱棣判处死刑,而朱棣临终时为何一定要将其释放呢?夏原吉,字维喆,是德兴人。他早年失父,一边读书,一边务农赡养母亲...
夏原吉的父亲名叫夏时敏,原本是江西德兴人,由于元朝末期动乱,逃到湖南湘阴定居,依靠教书赚取微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 厄运专挑苦命人,麻绳专挑细处断,夏原吉的父亲年轻去世,留下妻子带着3个儿子讨生活。夏原吉作为长子,很早明白肩上的责任和重担,子承父业继续做私塾先生,艰难养活母亲以及年幼的弟弟们。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