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五帝时代,夏代时间更加精确了一点,起止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历经十九位帝王,约近500年的历史。 之所以叫夏代,是由于帝禹本为夏后氏,帝尧又封禹为夏伯,所以国号就定为“夏后”,后世称为夏代。 夏代是中国“父传子,家天下”的开始。 ▲夏代中心区域 夏代的史籍记载也较少,就连多数帝王的在...
二里头出图兽面纹骨匕 河南周口市时庄遗址南部发现一处夏代早期的粮仓城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时庄村,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包括龙山文化末期、岳石文化和春秋战国等多个时期的遗存。钻探和发掘表明,遗址的南部是一处夏代早期的粮仓城。 遗址的南部为人工垫筑的台地,面积约5600平方米。台地外围有宽浅的围沟,面积...
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学界目前较普遍地认同二里头文化的主体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代都城。在此基础上,若想进一步从时间、空间上更精确地指认夏文化,则在方法和材料上还需要继续深入。如果在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这个基本共识的前提下,致力于夏代制度乃至精神层面文化的研究,则有可能获得较大突破。夏代制度文化的...
夏朝重要的遗址远不止以上几个,还有新砦遗址、瓦店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下王岗遗址、马桥文化等等,这些遗址的发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文献之外的夏朝,这些也是夏代考古的重大突破,但是由于没有发现文字,读懂它还需要些时间。这就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了,夏朝有文字吗?理论上应该有,从史前的刻画符号到...
最后的思考:夏代文明的奥秘 夏代的文字之谜或许永远无法完全揭晓,但正是这种未解之谜,使得夏代文明更加神秘而引人入胜。通过对夏篆、二里头遗址的深入研究,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夏代的兴衰,以及文字在这个历史演变中的角色。总结:夏代文字的探秘之旅 夏代文字的探秘之旅仍在继续,从“周祭...
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出的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瓦店祭祀遗存的使用年代为距今4000年左右,已进入夏代的纪年范围,为夏代早期的祭祀遗存。该成果揭露了大型祭祀遗迹的全貌,让夏代早期的祭祀情景“重见天日”。“在河南禹州瓦店遗址的西北部偏南处发现龙山文化晚期的大型夯土建筑,平面呈‘回’字形,面积800多平方米...
传说的夏代始于大禹,应只是出于夏人的宗庙祭祀系统,正如商人的宗祀要追溯到与大禹同时的契;而如果要从“夏代”找出一位能与创建商王朝的成汤相比拟的人物,那就只有夏后杼可以当之,其余皆不足数。夏后杼可称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文明之王”。到后杼时期真正建立起来的夏王朝,最终完成了中原部落大联盟的蜕变,...
对照来看,甲骨文中的“西邑”可能是商人对夏的称呼,也代表了夏代先王之灵,而受到祭祀。也就是说,商代甲骨文中可能有夏,但不称“夏”而称“西邑”。当然,这个观点还有待更多材料来证实。 在商代甲骨文里找夏代,其实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办法。哪怕商代人明确知道夏...
夏代已有文字,但比甲骨文落后?考古发现重要证据 诸史 发布时间: 2021-12-28 07:30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系统的文字”,基本包括六书造字法。根据文字演化逻辑,甲骨文之前必然存在一种“初熟文字”,整体应该要比甲骨文落后一些。而夏朝是商朝之前的一个王朝,持续时间大约400余年,因此夏朝使用的应...
夏代王朝体制的建立与内外服制的形成 在夏王朝建立之前,中国开始出现跨血缘、跨地域的大型政治实体,其中的各个主要族群在理念上是平等的,属于部落联盟,最高政治权力以禅让的方式传承。夏王朝建立了世袭制度,夏人成为整个国家的政治主导者,出现了王朝国家,也有学者...